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艺术复制类型学:一种艺术发展史书写的可能
    2024/9/18 15:24:57    点击量:1456
  •   号:2019EWY004

    项目类型: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

    项目名称:本雅明艺术复制类型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人:马欣

    责任单位:东华大学

     

    随着传统艺术类型与新媒介的交叉融合,艺术发展与技术变革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强,我们亟需确立“艺术复制类型学”的思考框架,重构艺术发展史。以复制方式作为艺术类型划分标准的论述,最早出现在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著名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当中依托“可复制艺术”与“不可复制艺术”,“手工复制艺术”与“机械复制艺术”两组概念框架,阐明了自印刷术、摄影及电影技术出现以来在艺术领域发生的诸多新变,其独特贡献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进入21世纪,复制技术更加直接且广泛地介入艺术生产,“数字复制艺术”类型应用而生,并且这里的“复制”不仅包含了“模仿”的意味,更非简单的“拷贝”,而是更多地展现出“再生产性”。

     

    艺术复制类型学的认识论基础

    艺术复制类型学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本雅明将其引入艺术史研究并进行了独特阐释,其精髓为:立足“当下”、观省“过去”,构筑辩证意象逆向梳理历史,搜寻被尘封的历史经验,揭示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关注大众艺术与无名者艺术家的贡献。

    本雅明将“艺术复制”问题置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域中,认为艺术发展一方面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又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他的研究目标是从生产条件变化的角度为艺术发展提供一种辩证分析。

    艺术复制类型学的认识论框架,超越了传统艺术类型学就艺术本身进行分类的局限,不仅阐明复制技术对艺术形式与门类演变的综合性影响,聚焦不同时代的艺术复制类型,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而且关注艺术与社会生产、政治变革、技术革新以及人类感知模式之间的交互作用。

     

    手工复制艺术类型

    手工复制艺术类型与手工劳作氛围之间具有历史亲和性。不论是文字、图像的手工复制——誊写与临摹,还是口传文学的手工复制——讲故事的艺术,均诞生于19世纪之前以手工技艺为主导的艺术复制时代,这种类型以带有劳动者个人的经验、印迹为显著特征。

    本雅明认为文字的手工复制——誊写,对于“文学文化”的保证具有重要价值,联系他同一时期的笔迹学思想,即笔迹图像呈现的是人类本质与人类生活的哑剧,誊写所保证的“文学文化”指向隐藏着书写者“潜意识”的誊本笔迹。

    史诗、神话、传说这类口传经验,均依托于讲故事的艺术。在慢节奏的手工劳作中,人们通过听故事而进入“传统”,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生活痕迹、人生智慧,也会不知不觉地浸入到故事当中,形成新的可交流的经验。

     

    机械复制艺术类型

    机械复制艺术类型与工厂劳动或以机器为主导的生产状况相勾连。在本雅明那里,小说、摄影与电影皆属于机械复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他指出,以19世纪初期石印术的运用为标志,机械复制技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自此机械复制艺术品以巨大的产量、日日翻新的造型投入市场。

    印刷术的发明使小说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随着长篇小说的流行与普及,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听”转向“看”,由在手工劳作中一同听故事,转变为个体在闲暇时的独自阅读,这一转变使口传的经验逐渐失去了往昔的价值,即给人忠告与建议。

    摄影术的发明不但孕育了新的艺术形式——摄影与电影,还打破了欣赏原作的时空局限。在本雅明看来,早期的人像摄影将“灵韵”稳稳地留在了照片之中,而在电影中“灵韵”却消逝了,因为电影是一种二度创作,在拍摄中摄影机与演员相疏离——二者之间没有眼神的交流,演员在表演时与观众相疏离的——演员表演时看不到观众,简言之,没有即时即地的交流,也便没有“灵韵”。

     

    数字复制艺术类型

    数字复制艺术类型与20世纪中期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数据库与大模型的运用为标志,数字复制技术进入到全新的阶段,它不仅让大众与艺术品原作的心理距离更加贴近,而且催生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如:NFT艺术VR艺术、AI艺术,它们使本雅明提出的“原真性”“即时即地性”“灵韵”等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

    首先,NFT艺术是否具有“原真性”?“原真性”原本指向艺术品原作的物质性存续与历史性见证,而NFT艺术抛却了“物性”,它的“原真性”意味着数字所有权的加密及认证。

    其次,VR艺术是否具有“即时即地性”?“即时即地性”本是指艺术作品独一无二地在场于其所处的地方,VR艺术可以带给人沉浸式的体验,这种体验因具有无限可重复性,而消解了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在场感。

    最后,AI艺术是否具有“灵韵”?在本雅明那里,“灵韵”是一种由主客体共同构筑的编织物、时空中独一无二的显现,也是依托于特定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与的历史生成物。“灵韵”在AI艺术那里,更多地闪现于人机交互的过程。

    艺术复制问题的跨学科性,决定着艺术复制类型学的理论模型带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艺术复制类型学蕴含着重新书写艺术发展史的巨大潜能。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