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及实现机制研究
    2023/5/12 15:06:31    点击量:6411
  • 课题类别: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及实现机制研究

    负 责 人:苏君华

    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批 准 号:2019BTQ007



    公共档案馆如何去吸引公众眼球,让社会主体关注其工作,了解其工作,支持其工作,从“要公众来关注”转变成“公众主动关注”的格局,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公众知晓度、档案利用率、媒体关注度、政府支持度、社会美誉度等,为公共档案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档案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及实现机制研究” (批准号:2019BTQ007)研究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目的来设计与考虑的:一是推动公共档案馆文化功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公共档案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但由于传统环境下其内敛性格特征,导致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对社会公共文化的影响很小,未能有效地发挥公共档案馆的文化价值;二是建构一套科学且可行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提升体系。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等条件的推动。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来推动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途径指导公共档案馆实践中如何来完成其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研究团队严格按照课题最初设计的研究计划执行,实现了课题预期的研究设计,并取得不错的成果,在本学科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CSSCI刊物4篇,达到了本课题预期研究计划,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提出了一些具有见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创新点,为本学科理论的发展存储了相关理论知识,为公共档案馆实践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借鉴与指导。本课题最终形成了四个系列的学术成果:


    成果系列一:《用户画像视域下档案馆精准服务:内涵、机理及实现策略》《用户画像运用于档案馆精准服务:现状、业务流程及策略》《用户画像视域下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现状、价值、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这个系列成果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在对档案馆精准服务现状以及用户画像参与精准服务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当前档案馆精准服务研究成果,探究用户画像服务内涵及功能,从而探析用户画像视域下档案馆精准服务的运行机理及应用前景。阐述了用户画像运用于档案馆精准服务的五个业务流程,对用户画像视域下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价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结合档案用户画像特征,分析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运行逻辑,并提出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优化路径,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需求,实现高质量、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并且,充分挖掘档案用户数据价值有助于档案馆开展精准服务,而嵌入用户画像则进一步满足了档案用户需求,为优化档案服务提供新方法。结合档案馆应用用户画像的进展,就用户画像视域下的精准服务核心难点提出了相应策略:增强档案用户数据扩展与融合、强化用户画像实时变化中的隐私保护、完善精准服务反馈评价体系,以实现精准化档案信息检索、信息推荐及知识服务。


    成果系列二:《基于管理规范维度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探析》《基于服务创新维度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探析》《基于法律配置维度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探析》《基于信息组织维度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探析》《基于资源规划维度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建构探析》等,这个系列成果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首先,分析当前公共档案馆面临的时代背景,阐述依法治档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服务中的四点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提升依法治档背景下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从内容组织、技术组织与主体组织三个要素对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在提升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中的价值进行阐释,依托基础层、动力层与主体层建构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框架。并从档案信息组织在基础层的规范融入、动力层的现代交互、主体层的纵横联动三方面入手,探析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增效路径。再次,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与服务反馈,能够提高档案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优化档案用户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公共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影响深度,拓展其影响范围,强化其影响力度。基于服务创新维度,提出营造主动创新与多元参与的服务生态,锻造公共服务能力;开拓档案服务协同合作,激发馆际联动影响力;深化服务宣传与推广,提升社会档案意识三方面构建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国家中心大局、社会民生与文化教育的价值,开创档案服务大格局,助推国家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其在法律规范、参与制度、人本管理理念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公共档案馆社会价值的发挥。为此,提出构建“标准化”法治体系、“多层次”主体制度以及“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实现机制,以期促进公共档案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为建设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果系列三:《基于自媒体视域的市级档案馆网络影响力研究——以市级档案馆微博、微信平台为分析对象》《基于自媒体视域的省级档案馆网络影响力研究——以省级档案馆微博、微信平台为分析对象》《视觉化的档案服务——档案文化传播新路径探析》等,这个系列成果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当今社会自媒体平台兴起,档案馆应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提升其网络影响力。基于微博、微信两大自媒体平台数据并借助清博大数据官网,分析评估国内省级(直辖市)档案馆、 21 个市级档案馆网络影响力,从微信和微博移动媒体平台的角度,针对馆员意识、用户互动、资源建设以及平台建设等层面的问题,通过微信传播指数 WCI、微博传播指数 BCI 构建档案馆网络影响力评价体系,运用有关数据分析,发现档案馆网络影响力存在地区发展差异明显、原创内容匮乏、更新频率有待合理化、社会关注度亟待提高等问题,从而提出用积极的服务态度、支持原创文章、真诚有效互动以及打造专业团队等改进措施来优化档案馆服务质量,提升档案馆网络影响力,并提出档案馆应从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及平台治理几方面分别采取综合治理策略,以提升其基于自媒体平台的网络影响力。


    成果系列四:《论档案馆的公共价值及实现策略》《档案众包服务:模式、特征及质量控制策略》  《绘“图”点“睛”,助力中国档案事业迈上新台阶——<“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析》等,这个系列成果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提出当前档案馆公共价值缺失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规划欠科学化、人才结构欠合理化、场所配置欠规范化,导致档案馆公共价值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为:特殊的体制安排制约了档案馆公共价值形成和路径选择;悬殊的行业差异扰乱了档案馆公共价值再生产和运作机制;过度的经济效益优先损害了档案馆公共价值彰显和实现基础。本文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使档案馆公共价值得到实现:借助社会化媒体提升档案馆社会知名度;合理配置资源构建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以及打造多元服务链提升档案馆的服务能力。


    对国内外现有众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用户收集档案”“用户整理档案”“用户编研档案”“用户鉴定档案”4种公众参与众包的模式,并对此展开分析和比较,以探讨我国档案众包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档案众包质量控制策略,包括严控平台准入规则,把控参与者行为;掌握用户参与动机,完善用户激励机制;优化平台功能设计,提供中端交互环境;完善成果审核机制,保障众包成果质量。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