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因素研究
    2023/1/9 11:04:25    点击量:7203
  • 项目类别: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
    项目名称: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因素研究
    负 责 人:王小平
    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批 准 号:2019BWY0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以上海为题材、背景的文学写作,自晚清起始,蔚为大观,形成若干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的书写脉络,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上海城市文化与文学书写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已相当深入,在具体作家、作品分析以及现象描述、文学脉络梳理及理论建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镇。新时期以来的研究,基本上沿着两种维度展开,一种是从传统的文学文本分析入手,探讨海派文学与上海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上海都市文化对海派文学创作内容、题材、价值取向、创作手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等。如严家炎《新感觉派和心理分析小说》、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许道明《海派文学论》、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李俊国《中国都市文化与都市小说》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上海城市风貌、市民文化、价值形态等在海派文学书写中的表现,深入揭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之间的对应与互动关系。另一种维度则借助西方现代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文学对城市的想象性建构。尽管这一向度也存在于此前的研究中,如严家炎、吴福辉的研究就涉及新感觉派对上海的“想象”而非“反映”,但并未构成特定的研究范式。而在李欧梵《上海摩登》、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和性别构形》(1996)、陈惠芬长文《“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2009)等论著中,研究者充分探讨经验、记忆与想象在城市形象建构书写中所发挥的多重作用。于是,上海不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地域空间,而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即现代民族国家主体性建构的一种载体。研究者往往将上海这一“城市文本”置于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剖析上海都市所承载、召唤的现代性想象,由此,建构起新的文学与城市关系研究范式。在这一过程中,关于海派文学传统的探讨亦不断得以深入,如对“日常性”、“现代性”的阐释(杨扬《上海的文学经验——小说中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对“被遮蔽的革命性”的探讨(旷新年《另一种“上海摩登”》)、90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与30年代海派文学传统的关系(王德威《海派传统》)、全球化时代下“制度性想象”所产生的书写误区(郜元宝《一种新的上海文学的产生——以<慢船去中国>为例》),等等。陈思和的长文《海派文学的传统》,详细梳理海派文学中的现代性传统和左翼批判传统,丰富并拓展了关于海派文学传统的理解。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2011)对“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亦有补充性阐发,描述多元性的上海想象形态,如上海与乡土想象、工业想象的关系等。


           以上种种,构成了上海城市与文学书写之间关系研究的若干谱系,上海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在研究中逐渐凸显,充分显示出上海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呈现,也存在于文本的创作、阅读与阐释过程中。而在现有的诸种研究之外,尚有较为丰富的言说空间有待开掘。譬如,目前的研究中,所分析的文本多为中国内地作家的作品,特别是长期居住在上海的作家,而对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书写关注较少,即便有,也集中于少量台湾、香港文学作品的分析,如对白先勇小说中上海与台北的对比分析,而80年代以后的海外新移民文学,在上海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中几乎是缺席的。这种现象,既与早期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水准有关,也与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有关。


           作为中国最早形成的大都市,上海不仅以其深刻持久的现代性体验承载着百年来中国经验与世界经验的碰撞、交流,为人们提供着关于“现代”的丰富感受与理性认知,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现代“情感教育”的来源,以其强烈、持久的文化魅力与活力,塑造着人们的都市心理感知结构与文化认同。上海不仅仅是被文学反映、想象的对象,同时也是一种富有生命力、主动性的文化形态,对在现实或想象中与之有过交集的作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即便是在与上海无关的题材写作中,也依然约略可见一种特殊的生活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这在目前的上海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中较少见到,或许是因为大部分研究所针对的都是居住在上海的作家以上海为背景展开的写作,但却在海外华文文学中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作家的跨文化流动中,由于在地生活需要,上海经验特别是上海文化中的现代性经验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出发点”,构成在异域生活中比较、判断的文化参照,以及在与异文化冲突、融合之中的自我生成的心理基础与文化资源。在他们笔下,也有以上海为主要题材、内容的书写,如严歌苓《上海舞男》、虹影《上海王》、但更多体现出由上海经验所形成的文化感知与思维结构,这在张爱玲、严歌苓、张翎、陈丹青、姜建强、章小东、宇秀等作家笔下都可见到。他们有的是出生或成长于上海,有的是短暂生活(包括学习、工作),有的则是旅途中停留,与上海产生交集的方式、时间长度各不相同,对上海的记忆与想象书写各异,但共通之处在于,上海经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融入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其海外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创造提供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他们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感知和书写与其海外在地经验密切相关,以自己的跨文化经验和实践去理解上海并为其创造意义,同时也建构起个人的意义空间。这些创作与建构中所包含、体现的与上海的密切内在联系,即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特殊的“上海因素”。这一因素是在跨文化经验流动背景下生成,其内涵与具体文学表现形态与国内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有一定差异,是海外华文文学所提供的独特心灵图景。

    基于以上种种,课题拟以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叙事为对象,探讨上海城市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书写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的学术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拓展并推动现有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构成了另一种宏阔、丰富的汉语写作图景,日益引起学界关注,但目前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尚处于滞后状态,亟需更新。课题研究探讨上海城市文化资源与作家跨文化流动经验的生成、创造性文学转化之间的关系,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2.有助于拓展并推动上海城市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课题从上海城市文化对海外作家心理感知结构的影响与塑造出发,进一步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多元表现形态。这一研究能够充分发掘上海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呈现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能量,扩展并丰富对上海城市与文学关系的理解。


           3.有助于加强并深化对中国经验与世界经验交流、融合的理解。课题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叙事置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互动视野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呈现海外华文文学所讲述的特殊“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则探讨中国经验所提供的现代意识在海外的流变及其文学表现,从而为中国经验与世界经验的互动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文学个案探索。


           主要内容和观点


           作为华人在海外生命体验的艺术呈现,海外华文文学体现了百年来汉语文学在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从本土到域外的延伸与生长,与国内文学构成了互动、互补的密切关系,这在海外华文文学的上海叙事中有着充分表现。对于有着长期海外生活的华文作家来说,上海开放包容、多元混杂的城市特征使其成为寄寓跨文化认知、想象与书写的重要载体,他们在跨文化视角下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个体命运与城市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体现出较为开阔深广的生命意识与客观冷静的历史省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上海文学书写的不足。其创作为上海文学注入新血液,也将上海城市文化因素、文学传统带向世界。探讨这一书写现象,不仅有助于充实、丰富既有的上海文学研究,也有助于在跨文化视野中厘清当代汉语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潜在线索,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学研究、汉语文学整体性研究的空间。


           课题研究即在此背景下展开,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城市想象与书写进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白先勇、虹影、严歌苓三位作家的上海书写展开分析,探讨其“文学上海”的个人性、世界性及流动性特点。其中,白先勇的上海书写是在“大陆——台湾——美国”的跨文化生命体验中展开,其笔下的城市形象呈现出清晰的轨迹:从作家个人的上海,到中国的上海,再到世界的上海。这一书写体现了作家不断深化的历史意识以及追求开阔、圆满的生命意识。虹影则在其“海上花三部曲”的书写中探索关于“自由”的命题。从物质自由、精神自由再到灵魂自由,虹影写出了“人”与“城”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丰富多变的写作手法表现个体身份意识的多元认同方式,呈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背景下个体生命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严歌苓的上海书写与其一直以来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探索有关,上海成为其关于种族、政治、阶层等诸多思考的载体,作家在“世界”的视野下呈现因种种冲突而产生的人类困境,并探索沟通与对话的多种可能性。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上海文化中的不同脉络对作家文化心理、情感结构及其文学书写的影响。研究引入近年来上海政府、学界关于“上海文化”内涵的定义与讨论。2017年,在政府文化部门牵头、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制定政策的基础上,上海提出构建“上海文化”的目标,其内涵包括三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这一部分研究中,课题所选取的作家都出生并成长于上海,其文化心理、情感结构、文学表现方式深受上海城市文化影响。他们并不一定以“上海”为具体书写对象,但却在文学写作中体现出对上海城市文化——包括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深刻理解与表现,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上海叙事”。他们或以海派文化资源构建其海外生存、精神空间,在对海派文化的的继承与扬弃中收获个人生命及文学的蜕变;或在红色文化脉络中书写革命战争历史,通过对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张扬而不断向心灵高峰攀登,并传承左翼知识分子文脉传统;或在对江南文化与上海都市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体认、辨析上海的“江南认同”。课题充分关注上海城市文化形态的复杂性,探讨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之间的依存、对立与转化关系。它们在作家文化心理、文学文本中也并非孤立存在、截然分开,而是彼此交错融合、此消彼长,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流动性态势。


           第三部分考察20世纪以来汉语文学整体性、流动性视野中,梳理海派文学叙事的播散与回流现象。近年来,有学者从媒介角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在内地的传播,如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海外华文文学“被建构”的过程,体现了研究思维的突破与创新,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回流”现象提供了外部动力学角度的支撑,本课题研究则尝试从文脉传承的角度,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文化语境的变化,分析文学“回流”现象的内在逻辑,呈现文学脉络的变迁及其与时代语境的关系。这部分研究主要包括对两条文学流脉的分析:1. 木心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滋养下成长,形成了特殊的世界意识,又在20世纪40-80年代上海都市氛围中受到红色文化的冲击,在对政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辨识、体认中,进一步强化其世界意识与自我意识,并最终于海外“自我完成”,而其90年代中期后“回流”至上海、与上海文艺界人士的互动则充分显示出新的历史语境下上海都市文化的变迁;2. 20世纪上半叶“海派”在台湾、海外藉由“张派”书写得以延续,又在新世纪后回流至内地,同时,上海作家张怡微在台湾经验、海外华文文学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吸纳海外“张派”传统,并在关于上海工人新村的书写中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


           以上三大部分构成了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此外还将对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叙事与国内文学书写进行比较,对城市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梳理与探索,这些都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体现。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海城市文化对文学叙事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为题材内容、故事背景,同时也体现在作家的文化心理、情感结构与生命观念中。部分作家并未直接书写上海,但在其写作中却体现了强烈而持久的“上海意识”,这也构成一种特殊的上海叙事。因此,课题研究中的“上海叙事”是多元化的。


           2.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叙事体现了作家在海外关于上海城市文化、城市中的个体命运、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体现出开阔深广的生命意识与丰富多变的书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国内上海叙事中被忽视、被遮蔽的经验,以其独特的上海叙事丰富了上海城市文学书写,拓展了人们对上海城市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


           3.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上海叙事在跨文化经验中展开,以“人类意识”观照城市、书写中国,呈现出特殊的个人性、世界性、流动性特征,体现了汉语文学脉络的变迁,充分彰显了汉语文学的世界性、现代性因素,为文学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文本。


           价值和效益


           该成果有助于丰富并拓展学界对上海文学、上海城市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打开上海文学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话语空间,为文学与城市关系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此外,有助于加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话,探讨文学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课题成果涉及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该研究也将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