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成果简介】社会认知、锚定效应与量刑偏差
    2019/7/17 16:08:57    点击量:20277
  •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国,自1979年以来,以正当程序原则为基准来构建刑事审判程序乃是刑事法治改革的核心任务。然而,在实践中,80%以上的刑事案件是被告人认罪的案件,这意味着在这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实践中,定罪程序的正当性并非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关键,相反,量刑的公正性才是。可以说,常规刑事案件的法治水平,乃取决于量刑裁决的公正性或合理性与否。

        为了实现量刑公正,我国实务界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点改革,其一,通过试行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以避免被告人因为定罪和量刑程序不分而导致的辩护困难。其二,通过推行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以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减少量刑偏差。具言之,早在2000年左右,法院和检察院就有类似的试点。2005年《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2010年《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保障量刑程序独立性”的基本原则,赋予了控方量刑建议权和辩方的量刑意见权。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方式试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官提出较精准的量刑建议成为一些试点中的常态。在上述制度发展过程中,实践中的量刑裁决和量刑程序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改进,但仍未得到完全地解读。

        在量刑裁决的问题上,法官是如何思维和裁量的,乃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以往学理界和实务界主要是致力于从量刑方法和制度完善的角度实现量刑公正,但是,法官的量刑决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论题,除了从量刑方法和量刑程序的角度予以解释之外,还需要考察法律以外的因素(尤其是一些认知心理学因素)是否会深度影响法官的量刑决策。换言之,从实证的角度讲,中国法官会受这些法条以外的因素影响吗,其量刑裁判是否会受到锚定效应等潜在的认知偏差的影响?鉴于这些问题关系到每年大约140万被告人的量刑公平性问题,这些社会认知的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法官的量刑决策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而言:第一,法官在量刑裁决时是否存在偏差;第二,如果存在偏差,社会认知层面的原因是否存在?第三,社会认知因素影响法官量刑的模式和机制如何?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对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

        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上经常报道的一些刑事量刑不公的案例反映出量刑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我国量刑实践一直存在三大困境:“量刑程序不够独立”、“法官量刑裁量权过大”以及“量刑偏差明显”。在理论上,对于如何实现量刑裁决的公正性和量刑程序的规范化,以往学术界对量刑程序的正当化关注比较多,通过提出独立型量刑程序或隔离式量刑程序等改革方案增进理论探索。另有一些学者从量刑标准的角度对如何实现量刑的规范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量刑情节的理论与实证的判断方法。

        在我国,量刑决策的认知偏差问题还尚未被深入研究,需要运用锚定效应等认知因素来分析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之关系。因此,作为一项针对中国基层法官量刑裁判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当前理论有进一步的推进:

        第一,从宏观的角度讲,探索社会认知因素与法官量刑裁决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转型期间社会认知因素作用于法律运行和司法行为的机制与规律。

        第二,从中观的角度讲,可以从理论和实务层面拓展对我国法官行为与决策机制的认识,增进法律现实主义脉络在中国的引介和深化。

        第三,从微观的角度讲,对中国法官量刑的真实环境和认知影响进行展示,从而弥补比较法上的国别缺失,也有利于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多元化完善。

        (二)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本课题针对锚定效应在量刑程序中的应用展开统计分析。具体而言,锚定效应是决策领域中一种非常普遍且强劲的认知现象。通过对1560份量刑文书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以法官判处的自由刑量(Freedom penalty)、罚金量(Fine penalty)还是缓刑量(Term of probation)作为考察对象,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法院量刑裁判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即“锚定效应”是存在的。此外,“定罪罪名发生变化”、“庭审情节发生变化”以及“辩护人的存在”会弱化检察院量刑建议的“锚定效应”。作为一种认知偏差,锚定效应在量刑领域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法律现实主义分析在中国刑事司法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同时,也在制度层面要求法院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自由裁量的公正行使。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以认知-行为科学为视角,在社会科学领域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刑事司法中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学理脉络上,交叉运用了刑事司法、检察学、法社会学、社会认知等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研究内容上,对认知偏差、锚定效应、量刑建议、量刑裁判、刑事司法公正等司法决策理论进行了拓展或应用。

        第一,提出并试图检验影响法官量刑决策的社会认知模型——锚定效应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在一般认知领域应用广泛,在法律决策领域和司法裁量领域运用较少的经典社会认知模型,对于综合理解域外的法社会学和法心理学模型有所助益,更有利于剖析我国法官量刑的行为模式。

        第二,采集并运用了一手的、较大样本的实证数据。本研究采取三组一手数据,其一,采集了K市1560份法律文书(包括量刑建议书、起诉书和判决书)中的信息,信息为一手信息,且统计工作量非常大,借此揭示我国量刑实践中的司法生态与实务态度。

        第三,基于中国量刑实践与司法数据,检验了一系列域外司法社会学理论。本课题旨在运用中国量刑实践和数据验证、拓展或挑战域外的锚定效应理论以及法律现实主义理论。




    课题类别: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2017BFX001
    课题名称:
    锚定效应与量刑偏差——基于K市1560份量刑文书的实证研究
    负 责 人:
    林喜芬    上海交通大学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