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成果简介】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
    2019/4/25 13:57:13    点击量:21275
  •     《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丛书》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丛书由五本著作组成,其中,四部专著,一部合著,大约一百多万字。丛书围绕虚拟现象的哲学探索、大数据带来的认知哲学革命、人的信息化与人类的未来发展、信息文明的伦理基础以及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五个专题展开研究,完成了五部著作,每部著作自成体系,综合起来从不同侧面揭示和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身所存在的哲学问题和所带来的哲学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调性的共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从虚拟文化、认知革命、人的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和信息技术的伦理建构五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信息文明形态的过程中存在的哲学问题和所带来的哲学问题。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消除由于概念匮乏而带来的对人类未来的消极设想、丰富概念工具箱、澄清信息文明的内在本质和形成新的哲学框架,具有理论意义,对于为信息文明的发展奠定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哲学基础,使信息文明得以成为一种具有内在价值均衡性的“技术-社会-伦理-文明”实践,具有现实价值。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由五部著作构成,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分别在五部著作的具体论述中体现出来。

        第一部著作《虚拟现象的哲学探索》主要为信息文明的基本内涵提供基础理论上的支撑,共由四章内容构成。首先,基于对德勒兹、鲍德里亚和列维的哲学思想的阐述,追述了关于虚拟现象的哲学思想演变过程,基于对苏泽兰的终极显示与头盔三维显示、克鲁格的人工实在和拉尼尔的虚拟实在等技术思想的阐述,追述了关于虚拟现象的技术思想演变过程;其次,从本体论和技术思想结合的角度阐述了虚拟的内在本质,认为虚拟实在是一种感觉性的存在,受到信息存在方式的支撑,开创了人类生存的新空间,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是信息量分布的反映,编码是实现这个空间的内在机制;第三,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中的认知模式,认为在网络空间中,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虚拟化表征,使得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主体的虚拟化导致了认知的主体性可以缺场,因而它不仅仅是一个表征问题,更主要是它导致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身体分离,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上得到实现,而客体的虚拟化导致了客体既是认知的对象,也是认知的环境,主客体两者之间通过信息的互动发生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网络空间的分布式架构又进一步导致了集体智慧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从个体思维走向集体智能的认知变革;最后,从价值观上探讨网络空间中所产生的文化运动,认为以虚拟性为代表的文化表征系统,是以互联与移动为手段的社会交往方式,是以代码为机制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以非线性和相关性为特色的思维方式。

        第二部著作《大数据时代的认知哲学革命》揭示了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对人的认知方式带来的重大影响,剖析了延展式认知、生成式认知、嵌入式认知以及分布式认知的内涵与本质,共由六章内容构成。首先,基于当前大数据的发展,探讨了大数据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大数据观点的反思;其次,从麦克卢汉以及媒介生态学角度来阐释媒介与人的关系问题,认为技术是人体的延伸,而媒介本身也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以延伸身体的方式所外化的人的力量;第三,基于“网络延展认知”假说的剖析,将延展认知的探讨扩展到信息技术领域,认为记忆的延展研究将成为延展认知的新的突破口,并论证网络将成为认知延展的物理基底的观点;第四,从分布式认知的视角探讨了集体智能的产生和运作机制,认为分布式认知是人、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分布式系统;第五,讨论了与全球脑相关的问题,认为未来的认知将会以“人机共生”的形式存在;最后,从意向性、语言理解、大数据等层面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从而揭示了对人类认知的分析单元从个体逐渐延展到集体、从内部逐渐延展到外部、从分离逐步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认为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认知的理解,甚至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于人的理解。

        第三部著作《人的信息化与人类未来发展》主要从技术实践和哲学理论出发,分析和解难读对信息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自身的信息化进程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共由导言和六章内容构成。首先,通过对维纳的信息论生命观和计算主义的信息世界观的探讨,绘制了“人的信息化”的基本蓝图,认为人的信息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迈向未来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社会在更深层次上进行信息化变革的动力;其次,基于实现“人的信息化”的三条技术路径即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类增强技术的考察,探讨了信息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自身的信息化进程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认为这些信息化技术体现了计算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把计算和信息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对;第三,基于对展望人类未来发展的乐观派和悲观派的剖析,提出了以自反性伦理治理为原则的治理方案,认为人的信息化技术的伦理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治理目标,治理本身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公俗良序,要把技术造福人类的一面发挥到最大,建议成立相关的伦理委员会对人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评估。

        第四部著作《信息技术的伦理构建》主要为信息文明的伦理反思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当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基调性认识。导论部分聚焦信息技术伦理构建的基本层面、内涵与策略,首先从科技伦理、工程伦理、专业伦理、责任伦理、权利伦理、规范伦理等多维度分析信息技术伦理的属性,然后对隐私、安全、责任、权利、赋权、包容等信息技术伦理的核心问题做出必要的廓清,进而对相关信息伦理规范中涉及的伦理原则及其基本内涵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必要的辨析,最后介绍价值敏感设计、争胜性设计、计算机说服与智能化助推等信息技术的实践策略。第一部分探讨信息网络空间的本质、网络交往的社会心理分析、信息网络空间的治理与自治、虚拟生活的自我伦理、网络新媒体生活的伦理调节。第二部分讨论虚拟现实的社会伦理问题及其应对、大数据的伦理问题与规范、数据智能的算法权力的边界与校勘、数据智能的价值偏向与争胜性设计、人工智能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机器人伦理的基本进路与伦理规范。主要思路是将信息技术伦理视为一种开放的和未完成的伦理,透过行动者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信息技术新发展中的价值内涵并加以反思与审度。结论部分走向智能化的实践智慧,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智能化时代的实践智慧问题。

        第五部著作《人工智能哲学问题研究》主要对信息文明演进的高级阶段即智能化社会进行前瞻性的哲学研究,分为上下两篇,由导言、12章内容和一个附录构成。首先,在导言部分,一般地概述了智能化社会所面临的十大哲学挑战,认为智能化社会是信息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智能文明诞生的初级阶段;其次,在上篇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式转变的考察,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和隐喻性,基于对人工智能的工具型威胁、适应型威胁、观点性威胁、生存性威胁以及可能风险的剖析,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依据,认为发展人工智能的标准应以人为尺度,体现人的目的性,并融入到人类文化之中,关于人工群体智能已经是一种通用智能的断言为时尚早,在未来的信息圈生活中,实现人与机融合,共同奏响智能文明的交响曲;第三,在下篇部分,从多个视域剖析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规范、算法偏向以及维基百科的知识评价等问题。认为责任分配问题在智能社会上依然非常重要,应该放弃人工智能系统及算法的黑箱式运作,对算法权力进行反思并制定与完善相应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的附录部分,基于对上海市的智能化哲学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与热点问题的概念性考察,揭示了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当我们的生活环境由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太快时,原有的概念框架就远远不足以解决现实变化所带来的各类观念挑战。这本身不只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风险。因为当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一种环境力量,不仅彻底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而且带来了信息过剩、认知超载、真假难辨、注意力分散、隐私泄露等一系列尖锐问题,具有了伦理、法律和政治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综合研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既具有理论性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实践性的应用价值。

        首先,拓展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广度。信息文明是人类社会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不仅带来了人类生存方式与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而且把哲学研究的视域从现实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丰富了人类的认知模式和实践内涵。

        其次,深化了当代哲学研究的深度。随着在线生活方式的日益普及,人类从此进入了信息过剩和自媒体时代,一方面,个人的言行举止具有了经济价值,成为可挖掘的知识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运用传统的哲学概念不足以解决新产生的哲学问题,因此,对传统哲学框架的格式塔式的改造,既揭示了社会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又推动了心灵哲学、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哲学以及技术哲学等学科的发展。

        第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信息文明的本质与内涵,确定了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第四,为整合传统哲学中的相对立的二分观念,比如,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等,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和方法论启迪,为哲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重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

        第五,有助于澄清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消除人工智能威胁论带来的心理恐慌,使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向着确保人类安全的方向发展。


    课题名称: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
    课题编号:2013ZDX001
    最终成果:《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丛书》(专著)
    负 责 人:王战  上海社会科学院
    课题成员:成素梅,戴潘,计海庆,张帆,张怡,段伟文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