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成果简介】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
    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
    2018/2/11 17:46:26    点击量:3238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兴起,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长和累积,以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具有规模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速度快(Velocity)和价值高(Value)4V特征的大数据会对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利用大数据推进各类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开展了不少有益尝试,但创新行为缺乏整体性与持续性,创新协同和社会参与度不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利弊得失与内在逻辑,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推进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生成与有效运行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对于促进开放创新、大众创新与协同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关注政府数据开放、智慧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政府创新扩散、基于互联网的行政审批改革创新等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通过深度访谈、扎根理论、内容分析、个案研究、多样本案例研究等方法围绕大数据时代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生成与运行过程中相关前沿问题展开实证研究。课题最终成果为发表了5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1篇文章以课题负责人为唯一作者发表在管理学、政治学权威刊物《中国行政管理》,3篇文章发表在CSSCI来源刊物,1篇文章发表在CSSCI(扩展版)来源刊物。具体研究内容、观点与建议如下:
        (1)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提高政府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资源互补依赖与政企战略合作五个主范畴对政府数据开放利用产生显著影响。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是情境因素,提高政府绩效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是驱动因素,资源互补依赖是中介条件,政企战略合作是行动策略。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模型。本研究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摒弃惯有思维,不怕困难与阻力,敢于下决心,敢于真创新。可以采取政府与大数据领军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成功项目的成果示范效应扩大政府数据开放的广度与深度,逐步朝着政府数据向社会全面开放并自由利用的方向迈进。
        (2)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在界定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建构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过程模型,借助该模型对典型个案——“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包括政策引导、需求感知、平台构建、合作生产与服务提供等维度。本研究启示各级政府部门告别“数据小农”心态,树立大数据价值观、方法论与思维习惯,通过各类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与整合推进各类数据特别是公共数据的公开、共享与利用,同时要及时有效应对大数据可能带来的侵犯公共安全及个人隐私、加深数据鸿沟、消耗大量能源等负面影响。
        (3)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效果研究。在考察13个样本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创新过程的基础上识别影响创新扩散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而建构了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效果模型。研究发现13个样本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创新效果存在“持续改进”、“破旧立新”、“停滞不前”与“抱残守缺”四种类型,合理的制度设计、政府的大力支持、良好的运营管理、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对方案持续调整优化是创新成功的主要原因,而跟风模仿、政府监管缺位、企业管理不善而又未能对方案及时改进优化等因素导致了某些城市公共自行车遭遇失败。
        (4)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创新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工具研究。构建了包括政策工具类型和智慧城市政策子系统在内的智慧城市二维政策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6座城市的36份智慧城市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智慧城市政策存在强制性工具使用过度、法制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5)地方政府实施“互联网+行政审批”创新的动因、成效与问题研究。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建构理论框架,从权责整合、层级整合与平台整合三个维度分析浙江省以"四单一网"建设为抓手的行政审批制度整体化改革。研究发现落实中央精神和地方领导推动是改革的主要动因,改革通过自上而下的集中动员方式推进。浙江的改革借助审批机制创新实现审批效能改进,但要彻底改变行政审批制度碎片化状态必须突破利益障碍,对审批权力自身进行调整,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从重视事前审批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同时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切实履行政府监管责任。

    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价值
        本课题以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为基础,整合借鉴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府创新诸多理论模型,通过对创新背后政治逻辑的实证分析总结抽象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发生、扩散与运行机制,进而建构本土化政府创新理论模型,在丰富和发展政府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统合中西方基于国情和政治生态可能产生的理论分野。  
        具体来说,本课题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关注到了政府数据开放后的利用过程与机制这一学界研究空白领域,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在学界首次建构了政府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模型。第二,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在学界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这一概念,在对这一概念进行具体界定的基础上建构了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过程模型,并借助该模型对典型个案——“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效果研究关注政府创新效果这一学界研究空白,通过对13个样本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创新效果的分析提炼了政府创新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2)应用价值
        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增值,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当前地方政府顺应时代发展、增强自身合法性、提升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满足公众需要、实现政府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重要工具。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利弊得失与内在逻辑,建构一套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生成与运行机制有助于促进开放创新、大众创新与协同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具体来说,本课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识别与分析政府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提供政策思路与实践路径。第二,通过分析智慧科普创新的过程、机制与问题,促进公共部门树立大数据的价值观、方法论与思维习惯,主动推进公共数据的公开、共享与利用。第三,通过分析长三角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工具,提出了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与透明化水平,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等改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课题批准号:2015EGL001  
    课题名称: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法硕  华东师范大学
    最终成果名称:系列论文
        1.王法硕:《制度设计、治理能力与自我更新: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效果研究——以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6期(权威,CSSCI)
        2.王法硕、王翔:《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情报杂志》,2016年第7期(CSSCI)
        3.王法硕、王翔:《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研究——以“科普中国+ 百度”战略合作为例》,《情报杂志》,2016年第8期(CSSCI)
        4.王法硕、钱慧:《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智慧城市政策分析》,《情报杂志》,2016年第9期(CSSCI)
        5.蔡延东、王法硕:《行政审批制度碎片化与其治理——浙江省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整体化改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CSSCI扩展)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