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 / 成果要报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发展研究》
    2013/3/22 18:11:07    点击量:38178

  • 主 要 观 点

        ·低碳城市的核心是低碳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能源技术创新。

        ·坚持提高能效与节约优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世博为契机,开展宣传,调整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广使用节能和可循环利用产品。

        ·建议尽早成立上海碳排放交易所,开发碳减排,交易新品种,并将其作为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主 要 内 容

        由复旦大学王祥荣教授主持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是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已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以低碳经济发展为主线,提出了上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对策建议。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已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它不仅是一个气候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河口城市,在大陆特性与海洋特性交汇之处,具有突出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地位,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上海应朝着“低碳城市”的目标发展前进。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低水平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低碳城市的核心是低碳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能源技术创新。

       
    一、以能源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匮乏的现实决定了上海必须采取发展低碳技术战略;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自身实际,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提高能效与节约优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与先进国家相比,上海目前吨钢生产综合能耗高于国外27%左右,能耗每吨标准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发达国家的40%左右,节能降耗潜力很大。应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奠定基础。

        2、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根据上海的实情,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重视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氢、风力机叶片制造关键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推广。

        3、用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度装饰与装修,杜绝毛坯房。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二、制定有效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引进体系。上海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包括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国别政策、消化与吸收创新等专项政策等进行调整,合理确定技术引进的战略目标、重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技术引进的主体,政府应将自身角色定位为服务者,建立健全技术引进法律法规制度,推进和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低碳技术。

        2、鼓励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上海应在调整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方面,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与支撑体系。培育技术吸收和创新的主体及中介组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整合技术资源,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能源信息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3、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别是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形成长效机制。

        三、在世博中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宣传活动,调整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契机。应在这一大舞台上宣传普及低碳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高碳生产率,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是我们保护地球这个惟一家园的必然选择。

        2、调整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广使用节能和可循环利用产品。鼓励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使用自行车、城铁(轻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减少不必要出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四、以“碳排放交易”为抓手,用市场机制推进低碳化发展

        碳排放交易正在形成新的国际化产业,这是世界上一个大的趋势。碳排放配额交易是一些低碳排放量者向碳排放量配额不足者出售自己的配额,以降低高碳排放量者的减排成本,做到节能减排。一部分国家政府规定,在发生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允许企业间相互交易已经从政府环保部门获得的许可排放量。因此,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手段,可以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北京已于200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碳排放交易所,建议尽早成立上海碳排放交易所,既可为国内从事CDM项目开发的企业找到买家,开发碳减排,交易新品种,也可同时发现适宜的交易价格与项目,为推进节能减排作出贡献。如果交易所在上海建成,将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新的支持;也为得到合理的减排资金、技术和设备支持提供了渠道。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