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以图证史:中国武艺岩画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解读

    2022/11/15 9:28:51    点击量:6919
  •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研究
    负 责 人:郭玉成
    工作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批 准 号:17ATY010

        我国的武艺岩画作为刻绘在岩壁上的图像,是反映从史前社会时期到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变迁、经济盛衰、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研究》(批准号:17ATY010)课题组,从研究体系、区域划分、描述分类、地域文化、地域武术、象形思维、原始宗教、少数民族、民族精神、中外比较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武艺岩画展开了系统研究。

        阐释武艺岩画文史内涵,构建武艺岩画知识体系

        中国武艺岩画研究需要融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因此,课题组基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岩画研究经验,立足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演变轨迹、互融过程,在总结国内外岩画的研究成果、理论选用与方法择取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中国武艺岩画研究特点、方式、路径等相对应的中国特色武艺岩画知识体系。
    中国武艺岩画受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地域文化特征所影响,形成了北方、中原、西南、东南四大区域。北方武艺岩画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西南武艺岩画主要分布在广西、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东南武艺岩画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中原武艺岩画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区。北方武艺岩画体现了人们狩猎、游牧的生活内容。西南武艺岩画突显了人物活动,且宗教色彩浓厚。东南武艺岩画较少,以自然崇拜或渔猎题材为主。中原岩画多凹穴和符号,其中部分岩画可能与军事布阵、指挥作战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中国武艺岩画与地域历史文化存在紧密且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地域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武艺岩画的形成与创作;另一方面,武艺岩画通过题材内容等艺术形式,再现了地域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以文化分层理论为基础,将武艺岩画与不同地域的武术文化展开对比分析,发现在武术的物态、行为、心态等不同文化层面,均有明显传续关系,显示出地域文化对武术文化的深远历史影响。

        中国武艺岩画受到原始思维的影响,在原始宗教的推动下融入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中,并在人类观察、学习、模仿自然万物的过程中,衍生出象形思维,影响了象形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万物有灵论的原始宗教思维,是人类童年时代世界观的产物,以此为思维基础而产生的狩猎巫术、战争巫术和祭祀巫术,以极具实用性的功能仪式成为原始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从符号学视角切入,以象形思维为主线,对岩画符号与象形武术的关系进行研究解读。岩画符号与象形武术存在象形思维关联,岩画符号体现了中国先民的象形思维,象形武术是象形思维作用的结果。

        中国武艺岩画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促进了岩画的多样化发展,丰富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容,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成的历史缘起与发展历程。通过运用图像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不同民族对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影响,发现不同民族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影响了武艺岩画的创作与表现。武艺岩画所具有的记录、传播、传承等功能也彰显了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内容。中国武艺岩画与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内在联系的机理表现为,先民从社会生产与实践中孕育中华民族精神,武艺岩画则是先民表现其精神世界的重要形式,而中华民族精神影响了武艺岩画的创作。此外,通过与世界各地武艺岩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武艺岩画特征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存在紧密关联。中国武艺岩画与国外武艺类岩画相比,在题材内容、制作手法、艺术观念、精神内涵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考察武艺岩画实体存在,编著中国武艺岩画图录

        中国武艺岩画广泛分布于人迹罕至的野外,并且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保存条件较为恶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广泛查阅岩画著作、图册300余本,相关论文500余篇,初步搜集各类武艺岩画1800余幅。同时,实地调研考察了我国部分主要岩画点,通过亲临感受、现场体验、场景虚拟,进一步确认武艺岩画的风格、题材、内容、精神等,经过深入调查、细致比勘,最终在1800余幅武艺岩画中,选取509幅具有较高代表性的岩画,形成《中国武艺岩画图录》,可推进中国武艺岩画的整理与保护、传播与推介、研究与利用。

        挖掘武艺岩画多维价值,推进武艺岩画创新发展

        中国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研究,通过探究武艺岩画中未呈现或被遗忘的历史文化蕴含,生动再现了武艺文化的历史承续和古韵今辉,为不断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出原创性贡献。

        首先,推动了中国武术史、中国岩画、中国文化史、中华民族史研究的创新发展。在充分占有各类史料基础上,对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进行合理分析阐释与逻辑推断,开辟了武术研究新视野、新领域、新范式;生动再现了武艺文化的历史承续和文脉画卷,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活化了历史场景,为把武术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奠定了扎实基础;深入阐释岩画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基因与内涵,可为中国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提供历史智慧、理论支持、精神支撑。

        其次,丰富了中国武艺岩画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成果内容可以增加武术史前史、图像史、文化史等历史中的信史成分,使相关学者认识到图像记录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可以选入大中小学相关教材,成为体育、艺术、文化、历史教育内容,增强体育兴趣、艺术陶冶、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可以选编成中英文科普读物、多语种外宣读本等,更好向国际社会讲述武艺故事、传播武术史话、弘扬中国精神。

        最后,提升了中国武艺岩画的社会影响,为中国武艺岩画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内容支撑。本研究形成的论文、编著的图册、展现的理念,能够使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得到新的关注和加强,进一步突显其“记录过去、昭示未来”的功能作用,引领研究热点、引发社会关注;从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转化、传播交流等不同维度,助力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打开新视野、发现新观点、提供新方法;为贯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要求,提供理论依据、事实判断、历史智慧、方案主张、文化资源。


    作者简介:
        郭玉成,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中国武术博物馆馆长,中国体育历史研究院、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