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研究
    2022/6/30 9:38:36    点击量:9379
  •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负 责 人:刘伟
    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 准 号:18CKS04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当代中国发展的前途、方向和政治安全。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为立足点,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提出了“建设具有更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命题,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深刻阐释了一系列事关旗帜、道路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就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方略。

        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为起点,聚焦“建设具有更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战略命题,在系统阐释其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经验,分析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与时代诉求,落脚于探索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的实现路径与互动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组织召开了一系列指示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会议,创新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展现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理念和前瞻视野,在根本任务、关键内容、方针原则和重点领域等方面,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确立了新坐标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检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意识形态更是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道路选择,关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举旗定向,关乎“两大奇迹”长存的政治安全。因此,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在于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凝聚力指向意识形态的凝心聚力功能,表现为自内向外辐射和由外向内积聚的结合,通过汇集社会主体的力量智慧、夯实群众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强化全体人民价值认同的能力,实现中国力量的内聚、融合和提升。引领力指向意识形态的牵引领航功能,表现为循序渐进疏导和由浅入深领航的结合,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困惑的解释,自上而下引领社会思潮达成同频共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是协调并进的过程。凝聚力是引领力的支撑,引领力是凝聚力外化,引领的目标就是强化凝聚,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命力的整体提升,目标都是稳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秩序和政治秩序,建构一元主导和多元发展共持的格局,从而支撑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抉择的重要选项,正经历着新的伟大斗争实践,已然成为世界风云变幻的推动力量。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要根据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生态向内反思,又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和世界历史格局向外审视。因此,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具有必要性,也有必然性,也有可能性。

        从必要性看,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功能和力量凝聚功能。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问题、新矛盾与新挑战。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既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和世界格局向外审视,又要根据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和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生态向内反思,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思想图景中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从宏观层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造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生态;从中观层面考察,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调整与目标更新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微观层面分析,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

        从必然性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已经处于新的是时代方位,为我们进一步廓清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点和方向,彰显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的重要性。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提升的时代方位,若以各民族国家发展态势考察主要指空间方位,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位;若以社会主义发展史考察主要指时间方位,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位;若以中国自身发展建设分析主要指结构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位。从民族国家发展的横向视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纵向视野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内在视野这“三维一体”的角度全面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方位,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提升所面对的世情、社情和国情,从而更加清晰把握发展方向和建设使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从可能性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西方国家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做法,为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特别是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在主题和主线的结合中升级意识形态战略;在经典化和大众化的统一中实现意识形态内涵化发展;以制度化方式推进意识形态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的宝贵财富。

        意识形态生产和意识形态治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两大部类工作,从不同的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意识形态生产是指意识形态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通过丰富自身的内容来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以此来适应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难题和挑战,新时代意识形态生产的关键目标是推动意识形态内涵化发展以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内涵化发展是从理论解释、话语交锋和价值规范着手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其基本要旨是意识形态生产在学术生产、话语生产以及生活观念的生产上下功夫,构建高效、精准、深度的意识形态内容结构,增强意识形态生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方法论遵循是要坚持普遍原则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生产与传播相统一,重点是把握时代化需求、领域化特点和对象化差异的统一,实现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融通。在生产中建构协同机制,促进意识形态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协同,促进宣传思想工作部门与意识形态智库的协同,从而在同向同行中实现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凝聚力的总体性提升。

        意识形态治理指向意识形态的传播、消费环节,表征意识形态在交流交锋中的功能展现,并与意识形态再生产贯通。其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我清理和自我完善实现主导意识形态系统内部的治理,在内容结构上强化自身内部思想观点的整合协调;二是面向意识形态领域多元社会思想生产与分配,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在多元中的引领价值,使其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拥护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治理是从内部凝聚和外部引领两重维度发力,通过意识形态的自我调适和创新,调节意识形态领域多元社会思想的生产与分配,从而助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从治理向度助力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有其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看,它是对经典作家关于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思想生产与分配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中出现的“意识形态泛化”、“意识形态弱化”、“去意识形态化”倾向的深刻反思。从实践逻辑看,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创新发展的实践要求。而治理理念向意识形态建设的引入,不仅拓展了保持一元主导和多元发展张力的思路,而且对主导意识形态扩大群众基础,强化多元主体的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个主体,高效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因此,要构建一个包括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原则在内的实践体系,极大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

        从学术价值看,研究以新的历史方位为切入点,诊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使命与突破重点,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视界与时代使命,强调将凝聚力和引领力结合起来,在二者互动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创新理念指导下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性发展性问题的研究。在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理论阐释上、在意识形态建设的时空方位和结构方位的揭示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上、在意识形态生产和意识形态治理等内涵阐释上,都提出了新观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从应用价值来看,研究聚焦新时代“建设具有更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战略命题,坚持了命题阐释、问题分析、经验探索和实践路径有机统一,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把握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国家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宏观视野和微观实践、路径研究和方法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切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位新重点新难题,积极探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这一根本判断下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的有效思路,为党全面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学理化思考和决策参考。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