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关系研究
    2019/7/4 17:37:56    点击量:11609
  •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所说的空间概念不同于哲学时空中的空间 范畴,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客观范畴,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都市不仅成为社会文化和公共关系的中心,也对知识分子群体和文学产生重要影响。本项目把京派文学放置在现代都市空间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首先可以凸显文学流派及作家丰富多彩的个性,使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立体化、层面化和动态化,从而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把握,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价值。其次,京派文学的产生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特定文化环境,研究京派文学与现代教育、出版、城市文化生活等都市空间的关系,可以揭示文学与外部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和发生机制。最后,从都市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京派文人的公共交往和社会活动,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开拓知识分子研究新的视角,也为传统的文学研究寻找新的生长点。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大都偏向于作家作品研究,而对文学的生成机制和外部文化形态较少关注。正因为如此,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理应受到重视而且具有很大潜力。本课题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它涵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民国时期北京的都市文化背景。这一部分分别从重绘民国时期北京的文化地图、北京的物质文化空间、民国时期北京知识分子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等三个部分展开。相对于当下学术界对民国上海研究的繁盛、热闹,民国时期北京研究的重要性似乎还较少被人注意,因而笔者首先提出了重绘北京文化地图的学术意义,呼应陈平原在不同场合提出的加强对“北京学”研究的呼吁。其次对民国时期诸多的物质文化空间如城墙、城门、公园、书肆、电影院、娱乐场等进行历史还原,考察它们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对市民的影响。最后从都市生活史的研究角度出发,研究民国时期居住北京知识分子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细节中展示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2、京派文学与现代都市文化社团、沙龙等的关系。重点考察以周作人为中心形成的《骆驼草》成员以及以林徽因家的“太太的客厅”、朱光潜家的“慈慧殿三号”、北京来今雨轩公园等场所构成的“公共空间。”这些是形成京派文学的文化土壤。

        3、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的媒介。大众媒介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产物,它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带来了报纸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文艺书籍等的繁荣和发达。京派作家所依赖的媒介载体主要集中在《大公报》文艺副刊、《骆驼草》、《水星》、《学文》、《文学杂志》上,而这些报纸、期刊诞生在中国政治、文化环境等相对宽松的时代背景下,从而客观上繁荣了文学流派。

        4、京派文学与现代大学体制及教育。20世纪20、30年代的北京集中了全国第一流的大学,是公认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期,学术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京派知识分子当时很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天津的南开大学任教。他们的存在不仅活跃了大学校园的文学氛围、使得大学的文学教育课程日趋完善和科学。同时,京派知识的分子也和大学生频繁交往,建立友谊,对于青年人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良师益友的作用。此外,他们本身的创作和文学批评带有学院派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文学的独立个性以及纯洁、唯美的艺术特征。

        5、京派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中国文学自从五四以来一直在寻找文学的现代性,很多人对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具有敏感艺术触角和开阔视野的京派作家对文学的现代性都积极探索,在文学批评、诗歌和小说等领域中成就较为突出,而他们这方面的努力当今学界还较少研究。

        6、文学和城市的关系。城市和文学文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正是现代都市的特征刺激了作家的“现代性”想象。人们往往强调上海新感觉派对现代都市的体验和文学表现,事实上京派作家的作品同样充满了都市的文学想象和特征。京派作家长期居住在故都北京,因此他们对北京有一种很深的依恋情感,在文学中也表现出了北京充满文化韵味、古都情怀的一面。同时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角色也促使它们对于北京的某些消极现象作出一些反思。但他们对于另一座大城市上海则普遍比较排斥,很多时候都对上海为代表的都市生活进行讽刺和批评。但这种讽刺和批评大多从人性的角度来进行,和新感觉派、左翼文学中的上海有所不同,它们所描绘的都市美学特征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7、京派文学与英国著名文学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比较。把京派文学和英国著名的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包括流派的生成、演变、人员构成、活动方式、媒介、以及它们与城市、大学等的关系诸多方面。更关键的是,这两个文学社团不仅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它们之间的成员也有着密切的交往。它们的成员彼此欣赏对方的文学成就,互相译介,并展开对异域的文化想像,由此架起了中英文化交流的一道彩虹。这些在客观上证明了跨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具有不可抗拒的趋势和普遍规律,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

        1、京派文学作为较为成熟文学流派的出现和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有着紧密的关联。都市空间孕育了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也强烈地改变着传统文学的形态,赋予其浓厚的现代意识。没有都市文化的形态,京派文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学成就是无法想象的。同时,知识分子也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积极地参与了都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建构。

        2、京派文学不是孤立产生的,它与中外文化的土壤都有关系,因此需要借用比较文学等方法来研究。

        3、京派文学虽然是一个文学流派,但它和中国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不能仅仅从文学的单一角度来入手,必须采用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观照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4、民国时期北京的文化因素比之上海来长期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对民国北京文化背景的研究很有学术价值,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四、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第一,本课题对京派文学的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研究模式,不是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来看待,而是把它放大到一个更大的文化空间下研究,这样就大大延伸了文学的研究空间,赋予传统的研究一种问题意识。

        第二,重点研究京派文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公共交往空间、公共领域的参与等内容,对现代都市中文化沙龙、书局、学校、期刊、出版等文化形态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而这些是以前的研究者很少关注的。

        第三,充分关注京派文学的现代性。以前大多数学者把这方面的重点放在新感觉派、现代派诗人身上。事实上京派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也有很强的先锋意识和现代感,本书稿完整地呈现出他们这方面的成就。

        五、研究成果的影响

        本课题在立项以来的4年左右的时间,项目主持人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南方文坛》、《社会科学》、《鲁迅研究月刊》、《社会科学战线》、《文艺争鸣》、《社会科学辑刊》、《新文学史料》、《天津社会科学》等发表阶段性成果20篇左右,其中几乎都是CSSSCI期刊,其中有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或部分转载。不少观点在学术界被引用。有些论文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学术会议上选读。如2016年在青岛的中国现代文学理事会、英国卡迪夫举行的中英双边美学论坛、浙江大学举办的国际跨文化交流等学术会议上宣读,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13BZW110
    项目名称: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关系研究
    成果名称:《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关系研究》(专著)
    负 责 人:文学武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课 题 组:夏中义、黄昌勇、梅家玲、黄文丽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