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语学习者认知研究
    2018/9/18 14:36:59    点击量:8722
  •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和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CJLC)为基本数据来源,全面、深入地考察中国日语学习者产出的总体特征,详细、准确地归纳常见表达失误的分布情况和出现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学习者表达失误为线索,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开展汉日对比,探讨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在识解模式、事物把握方式、词汇意象图式以及对隐喻、转喻、提喻的理解及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期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模式以及表达失误的产生原因等形成合理解释,并探讨相应对策。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促进日语研究界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吸收和应用。拓展我国日语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手段,深化认识水平,提高研究的理论性和创新性。其次,深化对日语学习者认知机制的认识。从认知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产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表达失误产生原因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深化我们对于学习者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进一步完善认知语言学理论。以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日语学习者表达失误的产生机制,有利于我们获得新视角、新材料,促使理论落地,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深度,反哺理论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研究成果由研究史回顾、学习者产出总体特征研究和学习者认知研究三大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史回顾

        受传统研究理念的影响,日本的二语习得研究长期停留在语言对比研究阶段。学习者表达失误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受到重视。但进入80年代后,逐渐式微。90年代之后,中介语研究逐渐成为主流研究方法。与欧美相比,晚了近20年。总体而言,日本的二语习得研究呈现出重个案观察、轻理论探讨的倾向。这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亟需导入认知语言学等崭新的研究范式,从识解方式、范畴、原型意义、意象图式、隐喻映射、转喻转指以及提喻等视角出发,结合汉日对比,全面考察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准确归纳日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共性特征,深入探索学习者内部第二语言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表达失误的产生原因,提升我们对于人类语言习得机制的认识水平,推动日语二语习得研究蓬勃发展。

        2. 学习者产出总体特征研究

        在该部分,笔者运用计算机自动分词、统计等技术,对比、考察了中国日语学习者产出的总体特征,分析、归纳了表达失误的类型及分布状况。

        (1)词汇使用总体特征分析
        大规模本族语语料的统计结果显示,为了成功地完成口语交际任务,学习者至少需要掌握3559个单词,而要顺利地完成书面语交际任务,词汇量须达到6451个以上。学习者语料则显示即便是四年级的日语学习者,他们的表达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口语化倾向,能够较为熟练运用的词汇量较为有限,远未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学习者对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副词等实词以及虚词中的复合辞表现出明显的使用过剩趋势。对部分日语助动词、准体助词以及终助词的使用能力不足。总体而言,学习者使用意义明确、构成句子主干的单词偏多,使用各类表示语气的词汇偏少,导致表达单调、缺乏交互性。
        (2)表达失误的分布状况分析
        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统计学习者表达失误的具体分布后发现,在书写方面,假名、汉字的书写和使用、送假名、标点符号等的错误出现频繁。尤其是汉字,由于高年级学生习得的汉字更多,出错几率反而有增加趋势。词汇方面的表达失误出现频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和接续词上。在语法方面,格助词和终助词始终是学习的难点问题。时态、时体、语气、助动词活用、机能辞以及可能态等的误用也大量出现。在表达方面,授受关系、敬语以及文体方面的错误不多,但在具体表达方面,无论是表达不当,还是表达过剩或不足情况都很常见。这显示,学习者表达能力不足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学习者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实践环境,导致目标语有效输入不足。很多表达失误的发生机理都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加以合理解释。

        3. 学习者认知研究

        在该部分,笔者运用实证性研究方法,探讨识解模式、范畴和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提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应用方式,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考察学习者的认知模式和规律。

        (1)识解模式理论的应用研究
        运用识解模式理论,审视日语数量词的连体、连用修饰用法后发现,两者在对象把握的层级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当数量词作连体修饰时,说话者将客体(无论是单数还是复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并将其突显为图像,以此区别于其他客体。此时,数量词表示的是客体的特征。而当数量词作连用修饰时,如果是复数的客体,说话者就会降低识解的层级,将其分解为多个独立客体。此时,数量词表示的是客体的具体数量。识解层级上的不同导致两种用法不仅表达效果迥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不可互换。如果学习者不能准确设定识解的层级,就会导致表达失误的发生。可见,深入分析母语使用者常用的识解方式,对于探究该语言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范畴和原型理论的应用研究
        运用范畴和原型理论,考察日语格助词「で」后发现,该词的语法功能可分为2大子范畴,其原型意义分别为「道具」和「背景」。前者是行为链的直接参与者,后者不是。在隐喻、内化等的作用下,从「道具」这一原型意义扩展出表示「手段」、「媒体」和「根拠」的用法。从「背景」这一原型意义中则进一步分化出表示场所背景、时间背景、参与者背景和因果背景等用法。随后,在发生隐喻、转喻、边界突显等的情况下,从各用法中再次扩展出表示「場」、「動作主」、「範囲」、「期間」、「数量限定」、「時限定」等的用法。分析学习者产出后发现,将格助词?で?误作?に?、?が?或发生缺失最常见的表达失误。在「場所」这一原型意义上通过隐喻、转喻或是边界突显而形成的「場」、「範囲」、「動作主」、「期間」和「動作主?対象の様態」等用法是该格助词的习得难点。

        (3)意象图示理论的应用研究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示理论,考察日语助数词「本」的使用规律后发现,“细长的非意志物”是该助数词的原型意义。能用「本」计数的物品的意象图示都应符合这一特征。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原始意象图示明显不符合该条件的事物也可以用「本」来计数。这是因为,在认知过程中,这些事物的意象图示发生了转变,在认知主体的脑海里形成了“细长”的特征。通过分析这些事物的原始意象图示、变化路径以及其中蕴含的认知机理,能够对助数词「本」的使用规律形成较为统一、合理的解释。而之所以会出现误用,是由于学习者未能准确掌握该助数词所计数事物的意象图示特征以及转化路径。

        (4)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
        运用实例,分析、对比汉日<上-下>隐喻的具体映射方式后发现,汉、日空间方位指示词<上-下>的映射域都可分为六大类型,即“状态”、“数量程度”、“等级”、“行为现象”、“方位”和“时间”。大部分目标域概念都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体现了人类心理体验及主观认知的共性。但是,两种语言在部分映射对象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相对方位<表面-内部>在日语中与空间方位<上-下>构成对应关系,在汉语中则通常与<外-里>发生跨域映射。日语中的「下」可以映射“预先的、酝酿的”,汉语中的“下”则不能。在空间方位与时间概念构成映射时,汉语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模式,日语只有横向一种,即<前-次>,而不是<上-下>。在汉语中,<在范围内-在范围外>以及行为、活动的<开始-结束>都和空间方位<上-下>构成对应关系,日语中却不存在这种跨域映射。这些差异都会导致理解错误或是表达失误的发生。

        (5)转喻、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
        分析、对比汉日“眼”和「目」的语义扩展路径后发现,在其意义拓展过程中,隐喻、转喻和提喻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者在映射或转指对象上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这不仅体现了人类对于眼睛这一重要感觉器官在形状、功能等方面的认知共性,更反映了人类在隐喻映射、转喻转指以及提喻等认知模式方面的共性。同时,两词也各自拥有一些特有的语义拓展方式。其中,既有映射或转指路径方面的不同,也有具体喻体上的差异。考察中国日语学习者对「目」这一常用词汇的使用状况后可知,学习者对基于转喻的、尤其是经由汉日共通的拓展方式引申出的意义较为熟悉,但对于基于隐喻、尤其是日语独有的意义使用很少。学习者对「目」的固定搭配掌握普遍不佳,不仅能够使用的形式很少,而且使用频率也很低。这反映出学习者词汇知识和运用能力的不足。相关误用多由母语干扰引起,包括对该词的意义、用法进行了不当推导,缺乏对汉日两种语言在隐喻或转喻等方面差异的准确认识,对某些词义使用不当等。由于学习者未能储备足够的目标语言知识,导致其在满足输出需求时,为获得所需表达形式,大量依赖母语知识进行临场推导,由此导致表达失误频繁发生。

        (6)语法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日语机能辞是由词汇或词组通过语法化形成的封闭词类之一。之所以参与语言交际的双方会将机能辞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的词语组合来认知,是因为其在形态、功能、先行结构以及对后续表达形式的影响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迥异于单纯的词语组合的显著特征。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者使用的机能辞不断增加,使用频率也逐渐提高。这显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学习者对机能辞的使用较母语使用者更为频繁。这是训练迁移的必然结果。
        分析相关表达失误可以发现,学习者通常能够将包含文言要素的机能辞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但对于经由语法化形成的机能辞,往往会将其视作几个词汇的组合而导致表达失误。学习者对于机能辞的功能掌握不够准确,缺乏辨别近义语法形式的能力,有时会受到目标语言以及母语的干扰。部分学习者对于机能辞在接续方面的特化情况掌握不佳,使用的先行词汇、结构与母语使用者差异显著。部分学习者未能准确掌握机能辞对后续表达的内容、褒贬以及语气等所具有的特定引导功能。这些现象显示,学习者未将机能辞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因此忽视了其在形态、功能、先行结构方面的特化现象以及对后续表达形式的影响。
        为了改善二语习得的效率和效果,我们有必要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将认知语言学和表达失误研究有机结合,采取实证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习得特点,对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在识解模式、词汇原型意义、意象图式、语法化以及对隐喻、转喻、提喻等的理解、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共性特征和微妙差异进行更加准确、透彻的剖析,制订出更加符合学习者实际需求、切实高效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目标语输入的强度和质量。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准确把握学习难点,重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特点,结合汉日两种语言在认知机制方面的异同,有的放矢地对教材教辅编写、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不断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纠正学习者的表达失误,确保学习者内部目标语言知识得到完整、准确的建构。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有机结合
        从认知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产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于表达失误产生原因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深化了我们对于学习者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认识。

        (2)实现了对学习者表达失误的体系性研究
        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统计学习者误用的具体分布,描绘其体系构成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特征。通过认知分析,深化了对学习者表达失误形成机制的认识。

        (3)实现了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有效反馈
        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实际课题,对于二语习得研究者以及日语教师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课题、新理据。

        本成果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者产出的总体特征以及认知机制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藉此可以为教学改革建言献策,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强化、抑制或修正,帮助学习者的语言体系更加顺利地向目标语言靠拢,避免或者延缓表达失误、石化、磨损等现象的发生,阻断干扰因素的影响路径,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本成果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形式在《外语电化教学》、《日语学习与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及其他专业期刊上发表,得到了学界认同和较好反响。采集的大规模学习者语料已向学界公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批准号:13BYY160
    项目名称: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语学习者认知研究
    最终成果:同名专著
    项目负责人:毛文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