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上海发展”理论研讨会
    2014/9/28 15:00:07    点击量:6951
  •     2014年9月22日,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上海大学协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上海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院长王战、中共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分别作主旨演讲,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致欢迎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主持大会,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当代史研究室主任王健主持交流发言环节。

        会上,王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上海发展”两个关键词,全面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包括改革开放后30年,也包括改革开放前30年。不同于欧洲、美国原始积累的模式,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部强制性积累,8000多亿元积累来自农业统购统销,8000多亿元积累来自国营企业统收统支,这两个8000多亿元构成了前30年社会主义大工业体系的基础,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上海作为老工业基地,是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上海的改革实践继续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贡献。上海改革是从金融借贷开始的,1990—1995年这5年间上海金融改革突飞猛进。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至2000年达37万家,排在全国第三位。上海另一个理论贡献是股份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章百家认为,中国当代史包括改革开放史是一段没有完结的历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在三方面取得突破:梳理一条基本线索,构建一个基本框架,开展专题史研究。在论及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分期问题时,他强调,应该把1976年至1978年划入改革开放史。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是从1976年开始的,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这个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十二大以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双轨制。当时,上海相比全国的改革是滞后的,但这种滞后是有战略意义的,它避免中国出现苏联东欧式的休克疗法。如果说2000年以前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经验可循,那么2000年以后,改革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新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面对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提出新理论、新制度。中国现在是一个有短板的新兴大国,市场经济的某些突出问题,如腐败问题,仍很严重,中国尚缺少契约精神和监督机制,多的是道德约束。今后改革的重点,一是要强调系统化,解决各部门的协调性,二是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将未来发展置于国际体系之中。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各区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教科院、嘉定区质监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十多家单位。部分代表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作了交流发言。
     
  •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    编辑人:李波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