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条件”理论研讨会
    2016/11/23 14:04:19    点击量:29942



  •     2016年11月18日,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市地方史志学会、市经济学会、上海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上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条件”理论研讨会在市政协江海厅举行,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冯小敏、常务副主任刘建,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沈开艳,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市文史资料研究会执行会长朱敏彦,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权衡,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和本市社科界、科技界、文史界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朱敏彦主持会议。
        解超在贺词中指出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市地方史志学会和市经济学会等,依托市政协文史委,联合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当代上海研究所等单位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学会优势,围绕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建设先后举办了4次系列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本市金融界、经济界、社科界、文史界等有关各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收集了上百篇论文,为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推动了“四个中心”的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冯小敏代表举办单位致开幕辞,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市政协活动的支持,给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热切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冯小敏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去年“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历史记忆和现状研究”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就上海如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问题进行研讨。希望在座的各位业界专家、精英和朋友共同出谋策划,继续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沈开艳作题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需突破的瓶颈问题及对策思路”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了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五大瓶颈,提出面对上海科技创新的各种制约瓶颈,需从现状、未来和大局三个维度综合系统思考,抓住国内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等战略机遇,顺应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从“一化三性”、即市场化、协同性、开放性、示范性四方面寻求突破。
        市第十二届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作题为“全球科创中心的社会文化土壤分析”的主旨报告。报告谈了全球城市与全球科创中心的联系,全球科创中心及其社会文化条件,全球科创中心与全球城市的未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指出全球科创中心是通往全球城市的重要途径,关于全球城市与全球科创中心形成的动因,国际学术界更关注来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科技与政治影响力。近20年来,这些历史进程背后的“社会文化土壤”越来越受到重视。 
        权衡就“以科创中心引领上海产业升级转型”为题,上海社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李双金就“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社会氛围营造:现实瓶颈与政策建议”为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殷醒民就“以制造业竞争力来研判科技时代走向”为题,市政协委员、市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副所长吴冈就“上海科技服务模式和推进举措”为题,上海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万就“优化上海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思路和建议”为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就“中心城市科学技术的辐射和效应——以近代上海与长三角为例”为题分别作了专题发言,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桦和权衡对6位专家的发言作了点评。市政协常委郭翔、市政协委员金忠明等即兴发言。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作学术总结,认为研讨会从全球的大视角关注科创中心建设的历史和社会土壤,非常有思想性,并能紧扣时代主题探讨建设科创中心必须具备的产业、人才等要素,非常有深刻性,同时思考问题非常深入,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非常有针对性。希望能更多关注社会力量和文化的作用,探讨共享理念,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老百姓。
        与会者认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是上海发展服从并服务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的新常态下,上海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改进政府的工作方式,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树立崇尚科学、崇尚企业家精神的社会风尚和创新氛围。
        自2012年起,市政协文史委、市文史资料研究会联合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市地方史志学会、市经济学会等相关单位,紧紧围绕“四个中心”连续举办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系列研讨会,“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条件”研讨会系在此基础上的深入与延续。自今年8月5日发出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理论界等专家学者递交的学生论文30余篇,主办者从中评选了22篇论文印制,会后还将与前几次“四个中心”研讨会论文结集出版。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