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2 / 社科新书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2024/5/19 16:34:59    点击量:6899
  •  


      者:葛兆光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

     

    本书概要

    本书讲述的是一种超越国家的,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采用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观念,以及好听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本书讲述的也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历史,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近些年来,关于全球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不少,但是没有一部是属于我们中国学者自己所叙述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而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和缺陷,在全球史的学术领域,显现了中国学者的抱负和水准。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想象异域》《历史中国的内与外》《亚洲史的研究方法》等。曾获得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届长江读书奖、第三届思勉原创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第三届与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亚洲图书奖、第二十六届亚洲·太平洋奖等。

     

    主要观点

    过去的世界史,常常是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这么加起来合成的。可是近些年来,“全球史”已经不是这样讲历史了。

    第一个变化,就是它不再依照国家或者王朝来讲历史。打个比方。我们过去的历史书有一点儿像现代出版的地图,在现代地图上用粗的细的线条标明国家的边界,用大大小小的圆圈标志城市和村镇,还用不同的颜色把这些国家和地区标示出来。

    可是,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到了遥远的太空,可以一眼览尽我们这个七分水、三分陆地的蓝色星球,这地球上面哪里有什么一道道的国境线、哪里有什么大小圆圈的城市,各国怎么会是不同颜色?

    如果我们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身处遥远的太空,能够看到整个地球,你又仿佛神灵一样,可以把时间压缩起来亲历整个悠久的历史,那么你会看到什么?是古往今来的各色人等像小人国的小人儿一样,几千年一万年,在这个星球上来来往往,打仗、迁徙、耕作、贸易、祭祀、生儿育女,船只在海上来来去去,车在驿道上走来走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谷多次变高陵,沧海几度变桑田。

    所以我要说,“全球史”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超越国家,不再让国境限制历史学家的观察,寻找一个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

    可是,历史学家真的能在一部书里写出“全球”的历史来吗?

    让我们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次。当我们置身太空,遥看我们这个地球。尽管我们可能看得见它的全景,可是无论你怎么有能耐,你也只能从你所在的位置看,你不是全知全能的宙斯或上帝,历史学家也是人,就像地球上的人看月亮,总是看到一半遮了一半。就算你能绕过去看它的背面,你还是只能从你的立场、位置、角度去看。换句话说,就是你看到的只是你能看到的,只是你这个角度能看到的。

    所以,没有哪一个全球史家可以宣称,自己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看历史。我们一方面破除了单一中心主义,要说的历史会是多元的、复杂的、彼此联系的,一方面也要破除历史学家傲慢的全能主义,我们历史学家别以为自己能够全知全能。我们书写全球史,要承认自己不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我们只能或者更能从某个角度看世界。因此,我们这个全球史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它得承认这只是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它和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不同,更多地会从中国历史的角度、问题和视角去看全球,它只是各种全球史中的一种。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第三件事情,这个全球史讲的主要是一个世界互相联系的历史。

    以前中国有个比喻,叫作“东山钟鸣,西山磬应”,说的是很多现象看上去无关,实际上互相影响。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作“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意思是历史就像喀斯特地貌中的暗河,有的河水看上去断了,可是不知多远它又会从另外的地方冒出来。全球历史中的很多事情就类似这样,比如战争、贸易、移民、宗教传播等把世界联系起来;有的像接力赛,一站又一站,把各种知识、习惯、物品从东传到西、从西传到东,比如造纸术向西亚、欧洲传,番薯、玉米向亚洲传;有的就是传染病,随着军队、移民、探险者的深入,导致人类的浩劫,就像蒙古大军给欧洲带去的黑死病。

    全球史最该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在寻找整个历史中这种潜伏的、有机的、互动的关系。虽然历史的关联并不都是那么神秘、诡异,但是它将尽可能发掘这种关联性,因为它总是希望全球史的读者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我们必然成为世界公民。

    本文为《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总序,有删节。)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