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管理动态 / 项目进展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中国天主教汉籍校注整理及耶儒佛道对话研究”开题研讨会召开
2021/5/17 10:15:47 点击量:21446
-
2020年10 月 25 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张晓林教授主持的 2019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中国天主教汉籍校注整理及耶儒佛道对话研究”开题研讨会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开题研讨会第一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张晓林教授作开题汇报。张晓林教授从中国天主教研究状况、本课题耶儒佛道对话研究之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作了汇报。希望本课题在两方面完成预定目标:使已出版但尚未校注整理的明清中国天主教影印文献全部获得校注整理,对明清之际耶儒佛道对话在思想观念(概念)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动学界将中国天主教研究纳入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的范畴。张晓林教授表示与会专家都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课题研究会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推进工作,最终圆满完成课题任务。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教授线上指导,认为课题以文献的系统校注整理为主是一个特色,希望耶儒对话研究方面侧重中国信徒的角度,对天主教对佛教的排斥要有深层次思考,而在发掘文本基础上的耶道对话研究,可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肯定了课题的哲学和宗教学学科角度,指出了一些课题要处理的难点问题,如文献的缺乏、耶佛道对话研究的文献基础相对薄弱等。
开题研讨会第二场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李天纲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根据文献整理和研究经验,提出一些非常专业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提出,对话研究要注意与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相关的大的对话背景,所谓后理学时代的问题。建议科技史研究注明时段(明清之际),耶道对话研究子课题作一说明,包括民间宗教。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也同意几位专家的建议,认为子课题“耶 - 道对话”,改为“天主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的对话”较妥。他认为课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依据文献的对话研究或概念史研究,所以文献的校注整理是主要的,文本所反映的对话研究则是衍生的内容。而不论是文献的校注整理还是对话研究,工作量都很大,所以,他建议课题的研究计划可以考虑做适当的调整。 - 来源: 编辑人:
- 关键词:
-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