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沈从文的文学、文化实践与美术:一项跨媒介的视觉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3 10:19:57                 点击量:967

  •  

    课题类别:上海社科规划青年课题

    课题名称:沈从文的文学、文化实践与美术:一项跨媒介的视觉文化研究

    负 责 人:刘媛

    工作单位:同济大学

    批 准 号:2018EWY00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沈从文(1902-1988)是五四以来自觉践行文化自信道路并产生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大家:他前半生立足乡土中国探索新文学创作,有“文体家”之誉;后半生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专注于文物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工艺美术研究的学者之一。近年来,文献史料研究新成果进一步呈现了沈从文等新文学作家的艺术才能及在美术领域的独特贡献,实证了“诗书画”一体的中国古典文人传统对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潜在影响。据此,本课题以新文学作家的美术爱好为切入点,引入美术史、考古学史、设计学史视野,选取沈从文为典型个案,全面梳理沈从文在美术领域的文化实践,编订《沈从文美术年谱》《沈从文书画图录》《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为构建新文学作家研究乃至新文学史书写的跨学科、跨媒介新路径提供有力的史料支撑。

    研究目的为:

    1.实证沈从文堪比“书画家”的艺术才华,丰富对沈从文其人的理解:既往的研究未系统搜集沈从文的书画作品、梳理沈从文的美术实践活动,对其艺术才华及相关实践缺乏全面理解。本研究以文献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沈从文的美术爱好及书画才能。

    2. 正视沈从文的“学者”身份,对其转业因由做出新论证:既往的研究多从思想史角度分析沈从文生涯转折的外部原因。本研究则以沈从文的美术爱好为线索,呈现其前半生文学创作与后半生学术实践的内在共通性,兼论沈从文从文学创作转向工艺美术研究的偶然与必然。

    3.重新理解“文体家”沈从文,对其文体特质做出新阐释:既往的研究未系统考察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视觉内涵与图像偏好,本研究将为全面考察沈从文的美术观念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提供翔实的史料支撑。

    4.发掘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成果的当代意义和应用价值,实践沈从文立足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文化理想:既往的研究未从图像与文献两方面系统归纳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在全面梳理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线索的基础上编订《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呈现其学术研究实绩,为当下运用中国传统工艺元素的美术设计提供图像参考。

    5.发掘中国文化现代演进中被遮蔽的“诗画一律”潜在传统,构建具有鲜明中国意识的现代文学史研究范式:本研究以沈从文为个案,呈现了新文学作家对中西美术的复杂立场,新文学作家的视觉意识与文学、文化思潮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透视中国文学现代进程的丰富性,为论证中国文化现代演进中被遮蔽的“诗画一律”潜在传统提供史料支持。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以沈从文的美术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新史料发掘、生平再考证的基础上,以沈从文的美术爱好为线索,以年谱与图录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沈从文美术爱好的养成和生涯各阶段的美术实践活动。最终成果《沈从文美术年谱》《沈从文书画图录》《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以文献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实证沈从文除新文学作家身份之外的书画家身份、工艺美术研究学者身份,为透视沈从文的文体特质与绘画意识、文艺思想与跨媒介意识、历史观念与后半生的学术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提供切实的史料依据。

    最终成果《沈从文美术年谱》文字内容约12万字,收入图片250幅,以年谱的形式呈现了沈从文美术爱好的养成和生涯各个阶段的美术实践活动,梳理了沈从文对中国传统书画、中国现代美术运动、民间工艺美术的关注、思考乃至亲身实践,实证沈从文堪比书画家的艺术才华和工艺美术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并指出沈从文被忽略的艺术家身份正是沟通其前半生文学创作与后半生学术工作的关键。

    沈从文的美术爱好贯穿其生涯始终。早在少年时期,他就在湘西留下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现出过人的艺术才华,后又受到林志钧等中国现代章草名家的影响,专研章草,留下了大量书法精品。五四之后,青年沈从文前往北京,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系列颇具个人风格、与其文学创作具有互文性质的绘画作品,并积极地参与艺术领域的相关实践,创办艺术期刊、介入艺术运动、参与文艺论争、发表艺术评论。一九四九年前后,沈从文的事业重心从文学创作转向工艺美术研究,直至晚年仍旧积极地投身于工艺美术研究,推进其学术成果的“古文今用”。

    《沈从文美术年谱》除呈现沈从文美术实践活动这一主线,还在综合沈从文及同时代人的日记、回忆性散文、传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连沈从文与艺术家(司徒乔、蔡威廉、李晨岚、黄永玉、曾景初、吴冠中、黄苗子等)、“跨界”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凌叔华、林徽因、曹辛之等)、学者(林志钧、王逊、李霖灿、孙机、刘观民、王?、黄能馥、董锡玖、王亚蓉等)或紧密或曲折的互动,并编订《附录:沈从文美术年谱简编》,引入美术史、考古学史、设计学史视野,将沈从文一生的美术实践活动置于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潮流中加以考察,呈现沈从文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美术、考古、设计等领域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的回应。

    《沈从文书画图录》以年代为序,收录沈从文在生涯各阶段的美术实践成果237件,包括绘画及手绘稿37幅、书法作品196幅、图书装帧设计3件、摄影作品1幅。其中,未收入《沈从文全集》《沈从文全集·补遗卷》的书法作品185幅、书法题跋31则、图书装帧设计3件。

    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书画图录》不仅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了沈从文的美术创作成果,还配以共计12万字的释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对沈从文书法作品的释读。《沈从文书画图录》共收录书法作品196幅,每一幅作品都配有图片和详细释文,作品配图包括反映实物全貌的整体图和放大细节的局部图,力求全面直观地呈现作品的艺术魅力,释文则从创作背景、书法内容、流传情况等多角度阐释作品内涵。由于沈从文的书法作品真伪考证复杂、高清图片搜集困难、文字辨识难度高,既往的研究未将沈从文的书法作品系统地纳入学术研究视野,对沈从文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亦未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际上,沈从文的书法作品极富艺术价值,《草书自作诗六首》(1975年)等多幅书法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重要美术作品集。沈从文的书法题跋亦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例如《草书<拟咏怀诗——七十岁生日感事>》(1971年)的跋文记录了作者下放至湖北五七干校期间的遭际和个人心境;《草书唐杜甫诗<饮中八仙歌>》(1975年)的跋文结合出土文物考辨碑帖真伪,并点评怀素等著名书家的风格;《草书唐诗六首》(1976年)、《草书唐李商隐诗六首》(1976年)、《草书<古诗十九首>三首》(1976年)的跋文则是作者对个人书法风格的评价。类似的书法题跋不一而足。这些题跋或记录年份、时代背景,或透露作者心境、忆叙往事,或作艺术评论、学术探讨,无疑是研究沈从文生平的重要文献材料。

    《沈从文书画图录》作为第一部汇编沈从文书法、绘画及相关美术实践成果的图录,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尽管部分书画作品由于性质特殊,无法获取有效的图片信息,未能收入《沈从文书画图录》,但通观整部图录仍能对沈从文的艺术才华有较为全面、直观的认识。

    《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是在按年份、主题梳理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图像资料选编。

    《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延续沈从文以文物实物图像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思路,共收录文物实物图像172幅,配有说明文字3万字,收录的图像包括:部分《沈从文全集》《沈从文全集·补遗卷》未收录但在其工艺美术研究论文、手稿中提及的文物实物图像;部分《沈从文全集》《沈从文全集·补遗卷》已收录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画质待提升的文物实物图像。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是对《沈从文全集》《沈从文全集·补遗卷》的补充。


    2.    重要观点

    1)    实证沈从文堪比“书画家”的艺术才华,发掘其在美术领域的独特贡献,丰富对沈从文其人的理解: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沈从文在各阶段的书画创作、工艺美术研究及相关实践成果,编订《沈从文美术年谱》《沈从文书画图录》,以文献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呈现沈从文的书画才能和工艺美术研究实绩。

    2)    正视沈从文的“学者”身份,呈现其从文学创作转向工艺美术研究的内在逻辑,对其转业因由做出新论证:本研究以沈从文的美术爱好为线索,呈现其文学创作与学术实践的内在共通性,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兼论沈从文后半生转业的偶然与必然。

    3)    揭示新文学作家对“诗画一律”的中国古典传统的回应与转化,发掘中国文化现代演进中的本土因素,探究中国文学面向世界构建主体意识的可能路径:本研究以沈从文典型个案,从中国新文学作家对中西美术的复杂立场透视中国文学现代进程的丰富性,呈现“诗画一律”的中国古典传统对新文学作家的潜在影响,进而揭示中国文化现代演进中的这一被遮蔽的本土因素。

    4)    发掘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成果的当代意义和应用价值,实践沈从文立足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文化理想:本研究在梳理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线索的基础上编订以文物实物图像为中心的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呈现其学术研究实绩的同时为当下运用中国传统工艺元素的美术设计提供图像参考。

    ?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    发掘沈从文研究的图像、文献新史料,拓展学术前沿:2021年初正式出版的《沈从文全集·补遗卷》汇集过去十余年间沈从文研究的佚文、手稿搜集新成果,本研究在《沈从文全集·补遗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文献史料研究的边界,将沈从文的绘画、书法等成果也纳入沈从文研究的视野,汇编沈从文的书法、绘画、摄影、图书装帧设计共计240种,发掘为《沈从文全集》《沈从文全集·补遗卷》所失收的佚作(书法、图书装帧设计)188件,佚文(书画题跋、书信)33篇。

    2.    挖掘中国文化现代演进中被遮蔽的“诗画一律”潜在传统,构建具有鲜明中国意识的现代文学史研究范式:本研究以沈从文为典型个案,呈现新文学作家的视觉意识与文学、文化思潮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以中国现代作家对中西美术的复杂立场透视中国文学现代进程的丰富性,揭示中国文化现代演进过程中潜在的“诗画一律”传统。

    3.    发掘沈从文后半生物质文化史研究的当代意义和应用价值,实践沈从文立足传统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文化理想:既往的研究未系统梳理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的图像成果。本研究整理了《沈从文工艺美术研究图录选辑》,呈现其学术研究实绩的同时,为当下运用中国传统工艺元素的美术设计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戏剧影视制作提供图像参考。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02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