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市社科规划课题

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4 9:31:55                 点击量:1521

  • 课题类别: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研究

    负 责 人:朱昊冰

    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批 准 号:2020BWY019


    上海作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接触的桥头堡,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就开始进行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试验,不仅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记忆,也对其他城市进行文化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钢琴这件西方乐器最早通过上海进入中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经历了萌生、发展和逐渐走向成熟。一方面,中国钢琴音乐以西方乐器载体和东方韵味相融合,体现了本土传承性、开放吸收性、创造开拓性,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海派文化赋予其扎根生长的土壤——“松软”而又富于养分,受到海派文化影响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它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趋向。


    上海曾出现多个中国音乐界的第一,如:第一首真正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于1934年诞生于上海(贺绿汀《牧童短笛》),1927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即现今的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钢琴家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由丁善德于1935年5月11日在上海举行等。本研究的缘起在于以下几个问题:为何上海有上述第一?为何是在上海而不是中国的其他地方出现这些第一?上海提供了怎样的政治和文化土壤?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孕育、成长之地,以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运动的中心,其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对中国钢琴音乐总体风貌、艺术特征、文化思想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本课题聚焦钢琴音乐在进入上海后的本土化进程中的诸多事件、场域和人物,并予以系统关照和研究从文化、历史、音乐人物事件与文化关系三个维度来探究海派文化对钢琴艺术在上海传播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以跨学科视野窥探其中的“海派文化”因素,进而进行系统化研究,彰显“海派文化”的特有魅力。课题将十九世纪以来发生在上海的具有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人、事、物作为整体考察,进行系统观照和梳理,突出海派文化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涵养,探索海派钢琴艺术的源流及音乐文化的来龙去脉,补充该领域的研究。通过挖掘这些积淀为后期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对上海当下文化发展给予启迪,服务于上海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作四章予以论述:

    第一章,晚清海上钢琴声:异域文化何以“东方再现”。钢琴在晚清上海大致存在宗教、娱乐与商业三条传播路径和相应的应用场景。尽管这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但其共同反映出西洋文化初到中国时所经历的模仿、迁移与融合的历史演变进程。一部分居住于上海租界的早期欧洲移民,努力仿照他们原先熟悉的生活模式,在上海开展宗教活动,策划并观赏与欧洲剧院相似的文艺演出,继而从中发现和开拓商机,创造和促进了上海音乐文化市场的日趋繁荣。钢琴作为重要的器物承载形式,见证并参与了这一段内涵丰富的历史。这三条传播路径共同反映出近代以来西洋异域文化移植进入中国、重塑为一种中西结合的文化新形式的历史脉络。宗教生活中的钢琴元素,本身就是一种欧洲经验的移植,继而扩展到有宗教背景的学校和社会团体的普及活动,已经带有传播异域文化的主观意图,同时也在影响着像上海这样“华洋杂处”的口岸城市与租界社区内的本土文化形态。从这些“域外来者”的故乡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的跨国旅行,以及同样有着“跨国”经历与感受的观众们的配合反响,共同构成了原本在欧洲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图景的“东方再现”,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与重塑的历史进程。借助媒介的宣传和商业活动的频繁开展,对于钢琴的兴趣和需求逐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章研究依托晚清时期上海最流行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对此进行分析,旨在展现钢琴乐声在近代上海被演奏、被聆听的原景样貌,也试以揭示和探讨艺术跨国传播中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特征。


    ? 第二章,摩登、教育与权力博弈:民国时期钢琴在上海传播的三重叙事。到民国时期,钢琴逐渐褪去最初的宗教属性,成为了西洋生活的重要标志。曾有学者指出,“西方音乐和音乐思想密集地强加给世界其他地区”,是近代世界音乐发展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Bruno Nettl, The Western Impact on World Music: Change, Adaptation and Survival,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85, p.3.]钢琴在民国上海的传播与流行,由此吊诡地成为某种具有阶级性和种族性的世界主义产物。在近代中国复杂的政治文化语境之下,除原本的音乐属性以外,钢琴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象:它是在华外国侨民寄托“乡愁”和构建“精英主义”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外国资本在华进行商业冒险的途径之一,也成为中国中上阶层所追捧的摩登生活方式的代表。同时,钢琴也见证了战场之外列强在华激烈的权力博弈。随着欧美国家逐渐巩固在华势力,原本在上海工部局乐队占据一席之地的菲律宾乐师日渐式微。一些新的政治因素不断加入其中,例如十月革命之后俄国音乐的风靡,中国新生代音乐家冉冉升起,更加凸显了海派文化的多元属性。钢琴在上海的传播史,也是一部“中国风味”不断强化的历史。钢琴教育一步步从“教堂”走向“课堂”,最终以“中国化”的方式扎根中国,上海由此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地。这首先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直接结果。在上海这座外国利益最为集中的城市,居住于此的中国人所体会的中外差异尤为显著,由此,对自我身份的觉醒也来得格外轰轰烈烈。他们向不平等的中外条约体系发起挑战,要求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同时,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和兼收并蓄,为中外文化的跨国互动提供了可能,使得多元外来文化能够在此找到生长的土壤。


    第三章,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的建构历程及传播路径。钢琴在上海的传播,不仅为上海城市发展留下了宝贵记忆,更体现了受到海派文化影响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多元特质,为研究中外文明的交融与互动提供了生动范例。钢琴在上海的传播方式及受众接受过程都体现了钢琴艺术的社会性。其涉及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大众消费,同整个城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成为市民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它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在此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到上海这座城市及其孕育的海派文化,赋予了适宜钢琴这颗外来的“种子”在中国本土扎根生长的理想土壤。总结来说海派钢琴音乐文化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有以下四大原因。第一是历史环境因素,第二是宗教因素,第三是经济技术的聚集因素,第四是钢琴艺术自身的因素。第三章以《申报》为线索,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与钢琴艺术在上海传播有关的阶层、媒介、内容、策略等问题,深入探究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的建构历程,以期为当下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提供某些经验和启示。


    第四章,海派钢琴音乐文化语境下的音乐家个案研究——论王建中钢琴音乐创作。本章聚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王建中(1933—2016)的钢琴音乐创作。王建中一生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缩影。其中,他的钢琴音乐创作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外化于守正创新的创作之上,更是东方意蕴的元素、风格、气质汇融升华的当代呈现,体现了海派文化的本土传承性、开放吸收性、创造开拓性,并为在新时代,以新气象、新表达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叙事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提供了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辨的启示。


    结语部分对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阐释其对促进海派文化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发现,钢琴是现代音乐文化传播中重要的乐器媒介,具有古典与现代兼容的魅力,符合现代文明的需求。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征使得钢琴音乐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进行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契合的表达:其所蕴含的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母体和底色,海派文化赋予江南文化“现代性”;海派钢琴音乐中的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又是海派文化的灵魂,它以海派文化为内在景深,又决定着海派文化的历史走向。因此,“海派钢琴音乐文化”是属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是西方钢琴艺术与海派文化精神融合后生发出来的一个新的钢琴音乐文化形态,它既吸收了外来文化,又与中国民族传统审美与艺术精神有机结合。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的发生地在上海,但其概念范畴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基因和中华民族特质。它以西方乐器载体和东方韵味交相辉映而大放异彩,体现了民族传承性、开放吸收性、创造开拓性,丰富了上海的现代文化内涵。海派文化影响下的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突出普遍价值。以王建中钢琴音乐创作为例,其早期原创作品和创编作品在以江南地域的传统器乐、民歌、戏曲音乐元素和内涵为核心底蕴的同时,吸纳了三四十年代上海进步文艺和新中国红色文化中创新的时代艺术潮流,在对西方创作技法和民族审美内涵相融合的探索中充分体现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和递进,是具有格局的中国文化形态的典型。


    钢琴最早通过上海进入中国至今的百年历程中,这件西方乐器已超越其器物本身,承载了中西方文明互鉴。海派文化赋予中国钢琴音乐在民族底蕴和世界格局中碰撞闪烁出现代文明的全新光华,海派钢琴音乐文化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共生共荣树立了典范,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文化发展领域的有效建设路径提供了启示。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学术价值:针对本课题研究对象的特性,以及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课题组综合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音乐学、教育学相关研究方法,在一个以钢琴音乐艺术为主题的个案中,进行从音乐学圈内走向圈外的史学和文化研究,即从单纯挖掘史料转而挖掘史料背后的深层意义,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研究,从而提供一个全新的阐释视角,挖掘更为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对研究领域及研究范式进行了一定的拓展。


    此外,课题负责人对《申报》钢琴音乐史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编纂,作为研究的基础文献资料,这也是属于国内首次系统性地针对《申报》钢琴音乐史料的整理。经整理,从十九世纪末到该报停刊,此期间与钢琴相关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宣传广告等共30余万字。它们为钢琴在上海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内涵丰富的历史资料。


    ?应用价值:钢琴在上海落地生根发芽的过程中,体现了本土传承性、开放吸收性、创造开拓性。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和兼收并蓄使得钢琴音乐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表达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契合的特点。海派文化赋予钢琴这件西方乐器更为丰富的生命属性和更为丰沛的艺术表现力,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孕育了中国钢琴音乐所蕴涵的美学志趣的创新语汇,滋养了中国音乐家在创作技法与创作思维方面的重要发展,推动了中华音乐艺术在社会变革、时代转型、文化激荡下的自我更新和不断演进。在钢琴中国化过程的背后,正是海派文化影响下的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中突出价值的展现。以上也为当下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参照性的认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提供启示。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02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