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及其分类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7/25 15:21:02                 点击量:8169

  •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负 责 人:吴越菲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 准 号:18CSH015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当代社会所日益表现出人类流动性议题的重要性。如何理解人的流动性,如何实现流动社会的治理转型,这将成为当代社会学新的时代命题。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已经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并且融入现代经济社会体系,其核心已经从单一的经济增收转向关涉平衡和公平发展的流动性获得(mobility access)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复杂的乡城流动性不仅与既有理论之间形成巨大的知识鸿沟,同时也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关键。

     与以往研究不同,研究落脚于在差异的城镇化情境中考察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性的生成及其背后的关系实践,并进一步从“流动性治理"视角出发提出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案。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对两个研究问题的重点回答:(一)抛开对乡城流动的总体性判断,如何在差异的地方发展情境中理解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性的生产与分化,这构成了整个研究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和居村农民乡城流动性的比较,来切入当代中国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分化的讨论,并且试图揭示乡城流动背后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相互关联和共同塑造。在分析路径上,一方面需要考察地方制度、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模式的地方推进对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带来的复杂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对地方情境的认知、对流动机会和资源的策略性获取、对规则的体察和改变,以及充满意义的个人实践。(二)基于在村落转型的地方治理情境中过程性地理解农民乡城流动性的生成及其分化,本课题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回答如何在开放社会中迈向流动性治理?从“善治”的角度来进一步连接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必须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动态把握,同时推动社会治理的流动转向。从关系、建构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一方面需要对塑造流动情境的诸多结构性因素进行检视;另一方面,也需要回到进城农民工乡城流动的主体经验,从结构与能动的互动视角出发考察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性在特定情境中的生成。在这里,“情境”(context)主要用来描述社会行动者的社会环境,指向与乡城流动相关的地点场所、行动的时空脉络与稳定性规则、实践角色的互动关系,以及权利-资源配置状况。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模式化、被结构化的乡城流动性,那么后者则充分表达的是一种与能力、潜力、行为偏向、价值情感相关的乡城流动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研究集中关注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与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涉入紧密相关的三类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并在差异的地方情境中考察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性的群体差异。以往研究较多地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现象,即在地理、经济活动、权利与福利获得、社会文化、心理角色等多维度的位移现象,其涉及到“看的见”(visible)的边界跨越和 “看不见”(invisible)的边界跨越。在此基础上,不应当被忽略的是作为一种“隐喻”的乡城流动,即在位移现象背后表征的社会实践过程以及多主体间的权力和关系互动。因此,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不能够仅仅被表述为从乡村到城市或者其社会阶层地位的可测量改变,而是在具体的流动情境中涉及到多主体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乡城流动的限制、激活和共同塑造。值得被强调的是,乡城流动性具有多面性、差异性、过程性和建构性。

     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作为一种模式化的发生,它的宏观进程是与城市化发展具有内在关联性。制度变革和城乡关系的结构性调整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面临新的情境和条件。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下,出现了三类与城市化模式相匹配的乡城流动类型——异地导入模式下的农民工乡城流动、城市扩张模式下的失地农民乡城流动以及就地转移模式下的居村农民乡城流动。

     从动态关系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一方面需要考察地方制度、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模式的地方推进对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带来的复杂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在地方情境中对乡城流动的认知、对流动机会和资源的策略性获取、对规则的体察和改变,以及充满意义的个人实践。基于课题组典型社区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地方发展情境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乡城流动性的获得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群体间和群体内部差异。流动性不断重塑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使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大量流动经验的同时,也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弥散化特点、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成员的多地依赖和共时性嵌入等问题,更集中爆发了结构性力量与流动主体行动之间的尖锐张力,从而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农业转移人口不是“均质化的存在”,乡城流动显然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总是被关系性、情境性的被建构起来。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在其乡城流动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治理风险,为此尤其应当通过分类比较来思考治理策略的应对和调整。开放社会进程极易产生一种“治理的贫困”,也就是治理工具、手段和系统的的单一性,亟待一系列治理创新来加以解决。本课题引入“流动性治理”旨在揭示乡城流动性背后的关系实践。与此同时,“流动性治理”也具有规范性的意涵。即面向社会治理创新,通过这一概念思考流动性治理的各主体关系和权力结构的重塑和优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笔者提出了几条社会治理转型的路径从而更好地与流动社会相匹配:一是从地域性治理转向流动性治理;二是从“一揽子治理”到跨部门合作治理;三是从帮扶型治理到包容性治理。“流动性”将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两大治理难题:一个是如何治理流动性,另外一个就是社会治理本身如何实现一种流动转向。

     三、研究成果的主要价值与影响

     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特别需要有更能反映本土情景特殊性(context-specific)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框架。具体而言,学术价值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研究突破了仅仅从地理、人口层面来理解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性的传统研究取向,转向了更具有整体性、关系性和动态性的研究视角,从而扩展了对乡城流动性的认识。(二)如何回应当下中国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日渐呈现出差异化的图景?本研究通过类型比较,着重关注地方发展情境对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发生的影响,进一步对农业转移人口流动性获得的差异和不平等展开理论和经验考察。这一方面使得我们能够在社会转型中把握乡城流动的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在一个逐步走向开放的社会中,将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重新带回理论思考的中心。本研究还通过引入“流动性治理”的概念,强调乡城流动性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学理上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多重结构性力量和农业转移人口主体共同治理流动性的内在机理。

     同时,系统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乡城流动性及其分类治理,对我国在新阶段更好地处理“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关系、实现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农业转移人口的不同类型及其流动性的差异比较,为推动分类治理,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提供经验研究积累。聚焦于农业转移人口乡城流动中的流动分化和流动不平等,从分类治理的角度进一步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权利,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能力。通过进一步剖析由此可能带来社会后果,反思既有治理体系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会治理的效能。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02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