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管理工作

我市5项“冷门绝学”课题获立项资助

发布时间:2021/12/30 11:09:59                 点击量:18899

  •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确保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有人做、有传承。市社科规划办遵循冷门绝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规律,坚持国家需要和上海担当,大力推动对国家发展和文明传承具有战略性、储备性、长远性的冷门绝学研究。2021年,全市1项学术团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资助(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标准,全国共立项23项),4项学者个人获得市社科规划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资助。

       一、精心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

       根据全国社科工作办“择优上报不超过5个学术团队及其自拟综合性研究选题、10个学者个人自拟专题性选题”的总要求,市社科规划办指导社科研究单位和申请人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研究重点,突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组建专业结构合理、人才梯队有序的课题组,鼓励青年学者申报,鼓励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截至申报结束,全市20家社科研究单位申报18个学术团队、54个学者个人项目,市社科规划办组织由资深社科研究专家和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评审组,精心评选出政治素质高、前期积累扎实、学术信誉良好、潜心治学的团队和个人提交全国社科工作办,参与全国层面的竞争。最后,由复旦大学推荐申报的北方民族史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达力扎布)“古代蒙古法律文献及法制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后续将根据定期检查评估情况,予以滚动资助。 

       二、发挥市社科规划课题扶持作用

       为推动上海在冷门绝学领域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学科发展,从2018年起,对标全国社科工作办,市社科规划办持续发挥专项课题扶持作用,对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研究方向,开展市社科规划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资助,已立项17项课题,覆盖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经与所在单位核对信息并听取前期研究情况汇报,市社科规划办将推荐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未立项且未受省部级以上项目资助的4项课题转设为2021年度市社科规划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争取推出一批代表学术前沿水平、最高水准的创新成果。

       三、推动课题组开展高质量研究

       课题立项后,市社科规划办指导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组,努力在主体性、原创性上下功夫,把冷门做深、把“绝学”做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上海力量。

    一是体现上海水平,将学问做深做透。注重发挥不同学科交叉优势,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突破传统学科划分界限,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课题研究深度,在“无人区”“空白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深。二是承担时代职责,将冷题做热做活。冷门绝学看似是“无用之学”,实则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所在。在“冷板凳”“冷问题”中有所作为,才能使冷门绝学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活化”,为服务治国理政、服务科学决策发挥“无用之用”、展现 “大智”“大用”。三是传递上海精彩,将成果、人才推出。研究工作倡导“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但是冷门绝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要让绝学走出书斋、走进生活、走向世界,通过阶段性论文、理论研讨会等形式,推出代表性精品力作,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打造“独一份”的核心品牌。将课题研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推动上海在相关学科领域形成结构合理、代有传承的人才梯队。

       四、学术团队项目和学者个人课题名单

       (一)国家社会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

       1.课题名称:古代蒙古法律文献及法制史研究

       首席专家:达力扎布,复旦大学特聘二级教授

       学术团队:复旦大学北方民族史研究团队

       (二)市社科规划“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

       2.课题名称:名物学与思想史重要词汇跨语系历史比较研究

       课题负责人:白钢,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

       3.课题名称:敦煌工艺美术文献整理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金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4.课题名称:琉球儒学通史

       课题负责人: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5.课题名称:新疆行省制时期的南疆契约文书整理

       课题负责人:王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教授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02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