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
2008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立项公告
2008/9/3 16:48:20 点击量:18571
-
经专家评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终审,以下129项一般课题获得资助立项:(排列不分先后)
1、 中国服装品牌权益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和形成机理研究——基于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实证研究
仓 平 东华大学
2、 中国行政登记重大疑难法律问题研究
茅铭晨 东华大学
3、 《物权法》施行后上海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与对策研究
章礼强 东华大学
4、 近代日本的汉籍劫取与国人的应对研究
巴兆祥 复旦大学
5、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
陈学彬 复旦大学
6、 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及其政策涵义研究
程大中 复旦大学
7、 上海私营工商业研究(1949-1956)
高晓林 复旦大学
8、 京沪两地晚清、民国时期小报的比较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
李 楠 复旦大学
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史互证”研究
刘志荣 复旦大学
10、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收支的均衡研究
陆前进 复旦大学
11、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研究
吕长江 复旦大学
12、政治与市场:美国现代新闻思想史研究
马 凌 复旦大学
13、从经济全球化视角看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钱箭星 复旦大学
14、应答存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伦理意义
孙小玲 复旦大学
15、中国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与内部人交易行为的内生性研究
王克敏 复旦大学
16、汉语趋向动词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
吴 云 复旦大学
17、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资产负债与经济调整
徐剑刚 复旦大学
18、基于多元公司治理理论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内生性研究
杨 青 复旦大学
19、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问题研究
尹翔硕 复旦大学
20、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余 蔚 复旦大学
21、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
张家栋 复旦大学
22、希腊古风时期的诗歌与教育
张 巍 复旦大学
23、户籍制度、工资差距与城乡融合:基于上海市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章 元 复旦大学
24、中国辞格审美史
宗廷虎 复旦大学
25、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自然演变与选择性演变的实证研究——生命周期的视角
关 涛 华东理工大学
26、长三角节能减排合作互动长效机制研究
莫神星 华东理工大学
27、本土代工企业自创国际品牌:演进路径与能力构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杨桂菊 华东理工大学
28、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更多转向”
安维复 华东师范大学
29、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包雪鸣 华东师范大学
30、家庭化迁移中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与社会融入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
31、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
丁 钢 华东师范大学
32、汉字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异体字比较研究
高慧宜 华东师范大学
33、上海与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比较研究
胡 平 华东师范大学
34、图书馆员2.0时代的职业认同培育路径研究
金武刚 华东师范大学
35、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以晚清民初的出版活动为中心
雷启立 华东师范大学
36、国际大都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比较研究:上海、香港、新加坡、东京
李 梅 华东师范大学
37、上海服务业FDI开放进程中的金融风险研究
李 巍 华东师范大学
38、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话语演变与“汉语”教育学重建研究——基于方法论的视角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
39、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期刊研究
刘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
40、教师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
41、后期维特根斯坦与文艺美学
王 峰 华东师范大学
42、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相关方的环境、经济责任研究
徐启新 华东师范大学
43、“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方案研究
杨广学 华东师范大学
44、成人学习的技术支持研究
张际平 华东师范大学
45、中国史前艺术的审美特征
朱志荣 华东师范大学
46、东欧与欧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先进性机制的启示
李 明 华东政法大学
47、科学发展中的政治和谐研究
孙 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48、服务业市场深化开放与国内规制研究——基于上海地区若干服务行业的实证分析
张 磊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49、上海市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定位及其激励机制的设计——基于博弈均衡分析的视角
车维汉 上海财经大学
50、董事会职能的模式研究:以上海企业为样本
华锦阳 上海财经大学
51、制度环境、投资者保护与国际财务报告质量:一项基于全球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蒋义宏 上海财经大学
5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模式及其推广
李 华 上海财经大学
53、模块化创新战略与创新效率研究——一个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视角
刘志阳 上海财经大学
54、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
陆 蓉 上海财经大学
55、农业土地制度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伍山林 上海财经大学
56、上市资源流失过程中的财富转移效应研究
徐龙炳 上海财经大学
57、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杨 晔 上海财经大学
58、公共文化体系构建及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于 洪 上海财经大学
59、环境、能源约束下的上海工业增长模式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模型对大中型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周 建 上海财经大学
60、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关内干部:群体研究
陈德军 上海大学
61、钱穆与20世纪中国学术
陈 勇 上海大学
6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分层结构变迁及其趋势研究
仇立平 上海大学
63、民间信仰复兴中的互动机制研究——以社会转型中的五猖神信仰为例
耿 敬 上海大学
64、古诗词英译文化理论研究
顾正阳 上海大学
65、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历史、比较和实证的考察
李凤章 上海大学
66、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李骏阳 上海大学
67、韩国汉文古文献异形字研究
吕 浩 上海大学
68、矛盾与变量:转型期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沈瑞英 上海大学
69、“数字电视新闻博览台”传播新模式开发研究
吴信训 上海大学
70、美国国会与达赖集团
王 芳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71、区域电网建设安全风险识别及规避策略研究(以华东电网为例)
杨太华 上海电力学院
72、构建强制保险和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郭振华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3、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研究
倪受彬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4、上海率先实行养老、医疗保险优税政策的战略意义、综合效应和现实路径研究
翁小丹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5、外资并购的国家经济安全规制与预警机制研究
徐 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6、上海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石明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77、变革中的东盟与中国的关系
马 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78、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
谢 荣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79、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海运服务法律制度完善研究——兼论中国由海运大国迈向海运强国的法律选择
佘少峰 上海海事大学
80、上海市海洋产业创新集群的发育机理及成长规律研究
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
81、世博会应急事件下公共安全响应机制研究
黄培清 上海交通大学
8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
井 淼 上海交通大学
83、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行为模式研究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唐宗明 上海交通大学
84、基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视角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伍青生 上海交通大学
85、朱光潜与中西文艺美学
夏中义 上海交通大学
86、上海广播电视媒体创新能力研究
谢耘耕 上海交通大学
87、从仪式变迁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之市民化问题——以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井亭村为例
周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
88、行政规划与法治政府建设——从当代行政功能变革的角度的研究
朱 芒 上海交通大学
89、上海推进区县财税分配体制改革研究
田 发 上海理工大学
90、亨利.詹姆斯及其现代主义研究
王跃洪 上海理工大学
91、专利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叶春明 上海理工大学
92、世界银行环境政策与中国环境法的发展
金慧华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93、上海郊区新城开发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
陈建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
94、双强模式——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独特发展经验的分析与扬弃
陈 维 上海社会科学院
95、上海市研发人才资源现状及其优化研究
韩 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
96、中西从事哲学的不同方式研究
何锡蓉 上海社会科学院
97、上海“文化大革命”史料留存和分布情况调查研究
金大陆 上海社会科学院
98、文化体制改革评估标准研究
蒯大申 上海社会科学院
99、晚清幕府与近代社会
李志茗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0、我国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政策研究
孙 林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1、上海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王慧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2、上海学龄人口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变动趋势与教育资源的配置整合问题研究
肖黎春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3、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
周 山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4、城市化进程与明代江南诗文转型研究
查清华 上海师范大学
105、现代教育领导研修模式的国际比较
陈永明 上海师范大学
106、公共治理结构中的公司社会责任
甘 峰 上海师范大学
107、上海禁毒史研究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
108、刻板印象的加工过程:来自ERP的证据
王 沛 上海师范大学
109、世博机遇与长三角文化产业新布局研究
杨卫武 上海师范大学
110、上海世博会与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吴云飞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
11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化研究
殷 明 上海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112、中西方不同视角下的武术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报告
朱 东 上海体育学院
113、论艺术正义:以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为语境的研究
王 云 上海戏剧学院
114、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本土化运作机制研究
朱贵平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15、转型经济中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规制问题分析
刘志强 上海政法学院
116、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研究
张森年 上海政法学院
117、和谐交通网络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单晓芳 同济大学
118、现代主义缪斯在东方相遇——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派诗歌译介史论
耿纪永 同济大学
119、双重过渡背景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黎德福 同济大学
120、《世说新语》研究史
刘 强 同济大学
121、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的柔性价值
马国丰 同济大学
122、人民币经济区发展趋势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石建勋 同济大学
123、冷战后美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危机研究
夏立平 同济大学
124、全球化背景下“恶意疑似召回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叶明海 同济大学
125、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
朱伟珏 同济大学
126、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基于拉美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分析视角
官进胜 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党校
1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架构与整合范式研究
袁秉达 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党校
128、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民事之维
范红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129、上海改革开放30年历程研究
俞克明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特此公告!
- 来源: 编辑人:
- 关键词:
-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