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成果
    赵勇:建设什么样的上海 怎样建设上海
    2023/12/14 10:28:36    点击量:2064


  •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把强化“四大功能”作为“五个中心”建设的质量导向和集成效应,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突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和引领性,推进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和上海人民的深情牵挂,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总书记第一次考察上海,进一步明确了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上海、怎样建设上海”的战略指向。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党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新要求——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具有完成时态要求的目标定位。从“加快建设”到“加快建成”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梯次进阶,形塑与丰富了“排头兵”“先行者”的时代内涵。


    一方面,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把强化“四大功能”作为“五个中心”建设的质量导向和集成效应,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坚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城市发展加速器、倍增器的综合效应。科技创新是一个涉及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全方位战略性工程,关联科学、技术、产业、理念等全要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全过程。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培育更多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另一方面,要突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和引领性,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比如,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条块政企之间紧密协作,推进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又如,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兼顾效率与安全,在重点领域加快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还要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新征程上,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和上海人民的深情牵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把民心工程办得更实更可持续,让各类群体安居乐业。


    特别是,要加强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两张网”运行效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升应对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更好守牢超大城市安全。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是党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新期待——


    城市是保护性和开放性的结合。从词源意义来看,“城”体现了保护性,“市”体现了开放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开放性不断增强。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有必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有必要加强同长三角区域联动,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一方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在公共服务方面,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另一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先行先试、压力测试,推动互学互鉴、复制推广。


    要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看齐、跟最快者赛跑,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重要大宗商品定价权和话语权、新型国际贸易、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加大攻坚突破力度,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加快前瞻布局。


    同时,扎实推进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更好体现首创引领,着力加强系统集成。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