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成果
    王公龙: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2023/5/22 10:13:08    点击量:842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这一科学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理解这一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论断构建起认识“原创性贡献”的科学、权威的理论框架,是深刻理解“原创性贡献”的一把钥匙。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曾经对宗旨、性质、纲领等共产党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过开创性分析和阐释,为世界各国共产党探索自身建设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侧重于阐释建党理论,至于各国共产党如何依据自身的国情和党情,把握自身执政的规律,这是一个需要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我们党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视野思考、探索和总结,把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至新的历史高度。

          

    第一,着眼于最大化发挥政党优势,推进党的领导理论创新。如何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执政的目标,是党在执政中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要充分发挥讲政治这一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就必须将“党的领导”提升至新的政治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把“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社会形态看,强调“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本质规定性。这是我们党首次从政治上层建筑的层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将领导主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联系起来。其深层理论意蕴在于:没有“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就无从谈起,也不复存在。从制度优势看,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最集中体现。“最大优势”源自“最本质特征”,是“最本质特征”在制度层面的集中体现,其理论意义在于:党的领导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整体优势时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他方面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政治地位看,“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概括,阐释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高政治原则。为体现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基本定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党的领导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前述“三个最”的重大理论判断必然对全党提出贯彻的实践要求,这就是“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一论断从主体观念、主体自觉、主体行动三个层面提出实践要求,既是对“三个最”论断在理论逻辑上的进一步展开,也是对“三个最”论断的有力支撑。

          

     第二,着眼于跳出历史周期率,探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理论创新。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兴衰成败。毛泽东同志曾给出“人民监督”的第一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现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的根本扭转。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如何”的大党独有难题,强调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确立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创造性举措。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也提出过一些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的设想和原则。但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探索其内在规律,既包括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包括与各国国情相联系的特殊规律。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继承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追求,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首先,以主要矛盾转换为依据,科学判断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依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新论断,我们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党又提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不断深化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其次,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导向,致力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提出新时代的总任务,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党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丰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再次,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线,创造性构建新时代战略部署。为了实现新时代的总任务,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性布局进行了整体性更新和系统性升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通过横向谋划总体布局与纵向谋划战略布局,我们党构建起两大布局共同运行、相互支撑、同步推进的总框架,展现出全新的“立体布局观”。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过深刻的洞察和分析。但必须看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实践性和历史性,不是既成的、先定的,它形成和存在于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之中,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把握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以构建美好世界为目标指向,大大深化了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美好构想和系统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历史逻辑,敏锐把握当下人类社会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一带一路”以及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内的“三大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回答了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为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的新的理论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这一科学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 来源:《文汇报》2023年5月21日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