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管理工作
    2022年度《上海智库报告》集中出版
    2022/11/28 14:34:08    点击量:14087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和市委《关于加强上海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智库成果宣传推介,打响“上海文化”智库品牌。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社科规划办将《上海智库报告》作为“十四五”期间扩大智库成果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每年推出一套紧扣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丛书。近日,12本《上海智库报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集中出版,成为全市智库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成果。

    一、聚焦中心工作,放大智库建设效应

    2022年,市社科规划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这条工作主线,提早谋划、提前启动智库报告出版资助工作。2022年2月,即面向全市新型智库发布申报公告,征集近期完成的决策咨询报告。报告内容需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和决策参考价值,切实发挥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作用。

    截至申报结束,全市24家新型智库申报40项智库报告。其中,国家高端智库、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申报项32项,其他新型智库申报8项。市社科规划办邀请党政机构研究部门负责同志、新闻出版机构负责同志、智库资深专家等组成评审组,根据研究主题,分组对智库报告进行整体评价并提出出版建议和具体修改完善意见。

    二、遵循开放品格,提升成果传播效应

    开放是上海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是上海新型智库建设和成果传播的文化“基因”。2022年度《上海智库报告》申报组织工作首次面向全市开展,所有智库“不唯身份,不问出处”,申报人不限身份,不设门槛,无职称、学历要求,只要能够坚持正确导向,提供高质量的智库报告,就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智库建设提供公平的“赛马场”和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让智库创新成果不断涌流。

    入选的12本智库报告既有出自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等综合性智库,也有出自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等专业性智库;既有个人多年研究积累的专著也有集体攻关成果。2022年度《上海智库报告》更加突出强调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以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更加注重报告内容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通过聚焦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等一系列重大主题,体现了全市新型智库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政建言,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撑。

    三、持续优化提升,形成品牌集群效应

    “十四五”期间,市社科规划办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为目标,发挥上海新型智库的研究优势和专业特色,打造智库品牌集群,推动智库社会影响力、成果影响力、国际传播力持续提升。

    一是提升已有智库品牌建设。“国际智库编译”选题策划聚焦聚力、点评分析深化深入。2022年,刊发《国际智库研究动态》8期、《国际智库报告译丛》38期,精选538条智库报告主旨摘要,译评覆盖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半导体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城市韧性治理、城市科学外交等议题的国际智库报告,共计80余万字。二是拓展智库发言发声渠道。在2021年成功举办“上海市重点智库论坛”基础上,与《文汇报》文汇智库开展版面合作,在重要时间节点,刊发智库专家文章、传播智库声音。并策划“智库圆桌论坛”,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学理性、思想性、原创性的智库成果。三是始终把牢品牌建设方向。根据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的意见》,严格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对以智库为名义举办的各类活动的规范管理,维护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

    附录:2022年度《上海智库报告》

    1.中国式现代化的浦东样本: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2.创新引擎: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

    3.在上海 为中国 惠全球: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4.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高起点建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5.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理论演进与上海实践

    6.超大城市智慧应急:全球视野下的路径探索

    7.空间与未来:上海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创新实践

    8.改革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9.与数共舞:全球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

    10.自立自强与生生不息:上海创新型企业培育与发展

    11.共识与认同:微媒体场域的价值传播效度

    12.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海故事的世界传播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