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
2017年上海市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招标公告
2017/3/8 10:40:07 点击量:13449
-
为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加强上海市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地方志学术水平,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委托,发布2017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地方志研究专项,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地方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地方志理论体系,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申报地方志研究专项,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要求具有原创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应用研究要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题申请者须具有与所申报课题内容有关的研究或工作经历,具备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请者必须是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申请课题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须熟悉相关领域情况。
四、申请者所在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单位或团体。所在单位应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申报者资格、选题、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有完成研究任务的充分条件,进行认真审核,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承诺信誉保证。
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与地方志机构开展联合研究,鼓励申请者所在单位给予经费、人员和时间等各方面的配套与保障支持。
六、2017年度地方志研究专项选题,根据地方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定(见附件),申请者可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法和侧重点,题目的文字表述可适当修改。
七、课题资助额度为:每项5万元。申请人应根据实际需要,参照《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八、地方志研究专项完成时限为一年,自立项任务书下达之日起计算。
九、申报课题须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课题评审组专家或邀请专家进行申报辅导等。
十、申报的课题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对评审,确定最终中标者。
十一、课题组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须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工作。最终成果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共同组织鉴定。除特殊情况外,研究成果为专著的,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课题成果发表、出版时,应注明获得上海市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资助。
十二、课题申报从即日起开始受理,至2017年4月30日截止。课题申报材料可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资料下载”栏目下载。《申请书》经申报者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一式8份(1份原件、7份复印件)报送下列地址,并发送申报材料电子版。
联系人: 郭万隆 陈畅联系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567号A2座5楼 200030联系电话:021-54892393 021-54892393电子邮箱:gwl@shtong.gov.cn cc@shtong.gov.cn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7年3月8日
上海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一、当代方志学的理论构建着眼地方志学科建设,系统研究当代方志学的定义、概念、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内涵外延、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成果形式:专著
二、地方志书编纂规律研究随着2020年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全面完成,着眼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未来,研究地方志书的编纂周期、编纂范围、编纂规划、编纂方式、编纂主体、编纂制度等重大问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三、村镇(街道、社区)志编纂研究按照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研究乡镇志、社区(街道)志、村志编纂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体例规范、质量保障等重大问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四、当代国际年鉴比较研究分析研究当代国外年鉴发展的变化特点、最新趋势、和基本经验,提出可供国内年鉴借鉴的发展方向和建议。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五、近代海外年鉴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轨迹研究研究年鉴进入中国境内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和作用,总结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六、地方史编写研究根据全国地方志规划纲要关于“具备条件的,可将地方史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系统研究地方史的定义、对象、概念,内涵外延,分析地方史编纂的方法、原则、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七、当代方志馆功能研究根据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对于地方志工作的需求,以及当代文献资料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系统研究当代方志馆的定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实现功能定位的形式、方法和路径。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八、地方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地方志事业建设和地方志成果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成果形式:发表系列论文
附件:课题申请书
- 来源: 编辑人:
- 关键词:
-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