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管理动态 / 管理工作
-
本市再获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5/8/19 14:14:22 点击量:4784
-
2015年2月16日,全国社科规划办发布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全国共35个项目获全国社科规划办立项资助。其中,本市7个项目获得立项,与湖北省并列全国第一,占全国总立项数的19.44%。同时,本市另有3个项目转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至此,本市2014年度三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有43个项目获准立项,位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此次重大项目为全国社科规划办2014年度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社科规划办确定33个课题研究方向,面向全国公开招标。要求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深入研究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招标公告发布之后,市社科规划办即根据招标要求,对本市主要社科研究单位的研究基础和申报意向进行系统排摸,制定申报组织工作预案,既保证项目负责人申报的积极性,又要合理规避全市各单位在申报方向上的撞车,提倡单位间的强强联合。由于此次招标以深入研究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市社科规划办确定以法学专业研究为核心,结合政治学、国际问题、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方向进行定向组织动员的工作思路,重点针对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学校进行申报组织。在申报组织动员阶段,各社科研究单位高度重视,踊跃申报。有的学校集全校之力进行积极动员,有的学校领导亲自担任首席专家,组织精干科研力量进行申报。华东政法大学还专门为此次申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预评审。最终本市共14家单位、59个课题组参与申报,申报方向覆盖此次重大项目33个招标方向中的28个条目,覆盖面达85%。其中,华东政法大学17个课题组参与申报,数量最多,其次为复旦大学,11个课题组参与申报,两个学校占全部申报数量的比例为47.5%。此次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也体现出本市社科研究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意识。参与申报的课题组成员本市主要高校学者都有交叉参与,呈现大联合、大融合、大整合的趋势。即校际联合、区域融合、理论部门与实务部门整合都做得比较好。据统计,获立项的5个重大项目中,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来自全国15家不同单位,基本覆盖高校、军校、党校、社科院几大系统,地域上包括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区,还有的课题组吸收实际工作部门,如全国人大法工委、上海市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整个上海法学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态势。在组织申报过程中,市社科规划办积极参与各单位组织的课题论证和预评审工作,同时在内容导向上严格把关。各课题《申请书》上报全国社科规划办之前,市社科规划办组织力量进行内容和导向审核。除确保投标选题设计、课题内容论证、首席专家条件、前期研究成果、科研团队组建和责任单位情况等符合申报要求和资格外,还邀请市委宣传部相关职能处室从内容方面进行审查,确保上报材料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审查合格后再予以上报。为做好项目研究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市社科规划办于3月10日专门召开阐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发布会。邀请获准资助项目的首席专家及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会上重点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服务。再次强调责任单位和首席专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职责,要严格按照立项通知书和相关的管理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
- 来源: 编辑人:
- 关键词:
-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