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公示(2011年第3期)
    2011/6/7 10:31:54    点击量:11336

  •     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合格的重大课题申报材料及课题组成员的详细学术背景材料将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上予以公示,请相关专家学者广泛评价,公示期为一个月。公示期后,将组织学科组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来函请寄:本市高安路17号301室(200031)或电邮至popsssh@sh163.net。




    课题名称:上海先行先试金融国际化改革与国际金融中心创新突破研究

    申请人:赵晓雷    上海财经大学


    课题设计: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述评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作为经济金融领域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Kingderberg(1974)认为,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了金融服务中心,而金融市场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向心力,特别体现在支付体系和交易结算中,而在商业关系中局部化信息、不同时区和有差别的实践是其离心力。Davis(1990)在将产业区位理论应用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解释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指出,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活动和集聚的中心。Bindemann(1999)也指出了区位理论在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区位理论需要考察供给、需求、沉淀成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不经济、交通成本、心理因素、信息和不确定问题等等,这些都对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发展有很大贡献。Park(1982,1989)不仅比较早地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成因的研究,还结合金融集聚理论来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他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就拥有吸引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进入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时区优势、地点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Brien(1992)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研究,提出“地理的终结”,认为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理因素将不再左右金融机构的布局,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再需要集聚在金融中心。Porteous(1995,1999)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中介服务、技术溢出、社会机构及文化因素是金融部门中的聚集经济因子,并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解释金融活动聚集在特定区域的原因,并重点强调了信息流的作用,认为国际金融发展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生性、信息腹地、不对称信息、国际依附性和路径依赖来解释,通过研究一系列强而有力的计量工具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和解释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Gehrig(1998)利用市场摩擦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某些地理上的聚集趋势和分散趋势并存,其影响因素存在着对金融中心形成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其中,向心因素包括: (1)规模经济; (2)信息溢出效应; (3)市场的流动性。离心因素则是指市场进入成本,政治上的干涉以及地方保护等,这些因素往往造成金融业进入的壁垒,不利于金融中心的形成。Deida和Fattouh(2000)发展了一个源于规模经济理论的模型来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并且用香港的数据来检验。Kaufman(2001)则认为,金融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兴起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方作为主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首都和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点的地位变迁以及战争的影响有关。二战以后,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和地区性金融中心地位的变化,都全部或大部分地反映了上述特征,Kaufman还认为,增长强劲的国民经济和具有严格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金融机构以及强大的法律体系,是一个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对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研究作出了大量的贡献。李扬(2003)着重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讨论了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供给和需求因素,并且将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应用于分析当中。潘英丽(2003)从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着手,运用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她还探讨了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重点分析了在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地方政府有所作为的四大领域,并认为,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市场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加速了金融中心的形成。王力、黄育华(2004)主要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和微观基础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进而分析了“企业选址理论”的内容及其在金融中心研究中的应用。黄解宇、杨再斌(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集聚论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的理论应用,并且将金融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与金融集聚论结合融入到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当中。Zhao等(2003,2004,2005)将信息腹地理论引用到金融地理学领域,并将之运用于中国金融中心演化的比较分析。而贺瑛(2006)将信息腹地理论运用与上海和北京的地位比较分析当中。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研究不断出现,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布局、发展模式、路径选择等(郭兴方,2009;蒋逸民和范炘,2009;李豫,2010)。朱民(2010)和李豫(2011)认为,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是支撑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2009)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高洪民(2010)从相关历史与国际经验角度,探讨了货币国际化与大国功能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促发展可能具有的渠道和途径,并根据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金融循环相对缺失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以有效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和路径。赵晓斌(2010)对香港及内地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及中国的伟大崛起中的发展机遇,及在全球金融网络的位置及角色和前景作出展望,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建议。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提出要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王欣欣,2009;稽惠娟,2009)。

        但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比较系统的深入研究成果。在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有必要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为高层领导提供政策思路和操作建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第一,探讨经济转型和开放条件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障碍,丰富转型经济学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理论。
    第二,从理论上提出在上海建设特别金融区的构想,设计上海先行先试金融国际化改革的制度框架。

    (2)实践价值

        第一,本项研究围绕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战略目标,深入研究金融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多边关系,从制度——技术层面,给出上海先行先试金融国际化的操作性设计,有效破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瓶颈。
    第二,为上海建设特别金融区建设提供详细的路线图,提出特别金融区的组织体制、功能体系、特别金融区内外金融体系及货币流通的衔接等构想,对全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引领意义。
    第三,围绕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设计了上海特别金融区核心功能、制度支持和监管模式,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并为全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实验参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框架

    1.主要内容
    专题一:特别金融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度创新
    (1)上海创建特别金融区的法律政策依据
    (2)上海创建特别金融区的“先行先试”意义
    (3)特别金融区的制度框架
    (4)特别金融区的功能体系
    (5)特别金融区内外金融体系及货币流通的衔接

    专题二:上海特别金融区核心实验功能——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1)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操作排序
    (2)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及浮动汇率制度路径选择
    (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国际流通渠道拓展
    (4)开放金融条件下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实验

    专题三:上海特别金融区制度支持——开放金融体制下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实验
    (1)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体系国际化的目标、功能定位与总体原则
    (2)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制度条件
    (3)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发展布局与路径
    (4)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产品的设计、计价与结算:开放顺序
    (5)上海特别金融区境内外资金流动的管理与风险控制

    专题四: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监管——开放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监管体制和技术
    (1)上海特别金融区的金融风险识别
    (2)上海特别金融区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体制
    (3)上海特别金融区的金融监管政策体系与内容
    (4)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监管的技术与手段
    (5)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监管的国际接轨与协调

    2.基本思路

        从经济特区到特别金融区的制度创新思想

        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视察谈到浦东开发开放时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要从现在就要做起”。从邓小平提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到现在已近20年,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但仍然不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实施“四个中心”国家战略中,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关键环节,若没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等就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所以,有必要借鉴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创建特别金融区,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制度创新支持。

        ——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识别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系教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威廉N戈兹曼2010年7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演讲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质或核心功能是向全世界提供融资,即要为全球市场运输资本。“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应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资本和投资的平台。”如果回避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民币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操作排序

       人民币资本—金融项目管制分为一般控制、备案、真实性审查、额度控制、严格审批、禁止等不同类型,现在大多数子项目属于真实性审查、额度控制和严格审批等管制类型。上海特别金融区需要放松人民币资本—金融项目中汇兑环节的控制,以与交易环节的放松管制相平衡。研究表明,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比较优化的排序:
        先放松长期资本流动,再放松短期资本流动;
        在长期资本范围内,先放开直接投资,再放开证券投资;
        在证券投资范围内,先放开债券市场,再放开股票市场;
        在所有形式的资本流动中,先放开资本流入,再放开资本流出;
        在资本流出方面,先放开居民使用自有外汇投资,再放开人民币购汇。

        ——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及浮动汇率制度路径选择

        从货币供求角度定义,汇率是由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从国际平价关系(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利息率以及即期和远期汇率之间的一组简单的平衡关系)角度定义,汇率是由每种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这表明当每种货币的国内购买力相等时,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处于均衡。国际平价关系构成了大多数与汇率预测相联系的基础分析的框架,是当代解释国际金融环境最常用的理论工具。在理论层面,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要在国际平价关系及一价定律假设条件下给出。

        实际的汇率形成及其决定因素是与外汇市场相联系的。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国际外汇市场和一国货币市场的联系决定了外汇交易的成本限制,保证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并建立起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条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外汇交易市场的核心业务。其业务范围涉及到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的大型商业银行和专业经纪公司,主要运用专用通讯卫星网络(SWIFT)来传输交易。上海特别金融区实施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的路径即是在特别金融区这一金融空间内放开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培育外汇经纪公司,操作即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并通过银行间清算系统(CHIPS)和清算所自动支付系统(CHAPS)进行结算。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内货币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相联系这一渠道,上海特别金融区的原有汇率制度直接转换为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国际流通渠道拓展设计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方面是在国际及区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另一方面是要使人民币有合法、规范的流出—流入渠道,尤其是回流渠道。现在境外人民币回流的渠道较狭窄,只有双边央行本币互换和2010年8月推出试点对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开放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海特别金融区可通过局域电子交易系统和特殊账户的设计和管理,向境外人民币开放上海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张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浦东)、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浦西)、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浦东)、中国金融期货交易中心(上海浦东)等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实施拓展境外人民币回流通道的改革创新。

        在拓展境外人民币回流通道同时,应对资本—金融项目下的人民币流出谨慎地、逐步地放开,对人民币现金非法流出(如走私、偷漏税、洗钱等行为)严格控制。通过这样一种管理提升,为最终的人民币普遍国际化积累经验。

        ——开放金融条件下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实验

        现代金融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是衍生产品。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不确定性产生了投机、套期保值和套利等市场需求,金融衍生产品就是为满足这三类市场需求而创造的。金融期权和金融期货是两类主要的衍生产品。此外还有其他衍生产品(如远期利率协定、互换和利率期限合约)。上海特别金融区实验衍生产品创新可先操作场内交易(交易所交易),限制场外交易。场内交易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实现价格发现功能;清算所形成的内在抗风险机制也可将风险降到最小。衍生产品可重点设计套期保值类和套利类产品,以优化金融市场效率。

        ——开放金融条件下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实验

        国际金融体系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银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外汇市场等要件。上海特别金融区应从这三个要件培育为重点来构建国际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布局及路径设计方面提出操作性建议和措施,包括商业银行的开放与准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开放与准入、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的开放与准入、金融市场开放排序控制(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等)。上海特别金融区的国际金融体系依靠一个特殊的卫星通讯网络SWIFT(环球银行间电讯协会)连接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以标准化格式传输金融信息,并发展出完善的代理协议网络、代表处、代理处、分行和子行等组织机构体系,完成高效率的国际金融交易。

        ——开放金融条件下金融监管体制和技术创新实验

        开放性金融面临国际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对外投资风险、短期资本(热钱)流动风险等不确定性,为避免或分散这些风险,开放性金融体系需要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和金融监管体制。上海特别金融区需要借鉴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经验及教训,并创新运用风险管理前沿模型和技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金融监管体制和模式。

    3.研究方法

        第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透过数据研究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状况、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进行深度访谈,并分析上海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第三,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选择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与上海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上海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探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向。

        第四,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如上海市政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了解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政策和规划,对当前上海金融业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促进政策等进行全面梳理。

        第五,专家研讨会。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的方式,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本课题进行讨论,启发思路,对撞观点,从而使本课题更加完善。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特色、重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主要特色

        (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和国家战略背景下,探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途径和模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2)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在于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提出了特别金融区形成的市场支持体系。

        (3)提出了通过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国际化来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制度支持体系,分析了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与路径,以及上海特别金融区境内外资金流动的管理与风险控制。

    2.重要观点

        观点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实施“特别金融区”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并对全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引领意义。

        观点二:建立特别金融区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上海特别金融区核心功能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观点三:上海特别金融区的制度支持是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国际化,开放资本项目、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打造人民币产品中心、重视金融创新和国际合作是上海特别金融区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观点四:上海特别金融区的金融监管需要有针对性的监管体制和技术,并要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接轨与协调。

    3.创新之处

        第一,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障碍,从而抓住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问题。

        第二,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方向是建设上海特别金融区,并设计上海特别金融区的组织体制、功能体系,以及特别金融区内外金融体系及货币流通的衔接。

        第三,提出上海特别金融区的核心功能在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并设计出特别金融区实现的技术和特殊账户。

        第四,设计上海特别金融区的制度支持体系,包括特别金融区的发展布局与路径、金融产品设计、资金流动的管理与风险控制等。


    四、课题组负责人和各成员的主要学术经历及研究成果

    1、赵晓雷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晓雷,男,汉族,1955年出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在上海财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是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
    (1)赵晓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热点课题:“上海市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研究”,2008年,课题编号:2008-R-18。
    (2)赵晓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十二五时期上海加快郊区新城建设对策思路研究”,2010年,课题编号:2010XAE001。
    (3)赵晓雷: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障碍和对策研究”,2010年。
    (4)赵晓雷:《上海城市经济与管理发展报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与路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5)赵晓雷、曹啸:《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及风险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57-64页。
    (6)赵晓雷:《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的国家战略意义》,《中国经济》2005年第10期,第18-20页。
    (7)赵晓雷、赖涪林:《金融危机影响下上海外向型制造业恢复增长研究》,《科学发展》2010年第2期,第100-112页。

    2、丁剑平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剑平,1957年8月31日生。先后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金融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执行理事、上海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金融学会理事。曾获日本兼松贸易团体的优秀论文奖、商务部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第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奖、全球金融学会第九届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出版专著《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制度问题的实证研究》等,在Journals Indexed in EconLit索引外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主要学术成果:
    丁剑平、周建芳:《从多本位的视角研究货币汇率指数的属性》,《上海金融》2010年第10期。
    丁剑平、谌卫学:《汇率非线性因素在部分亚洲货币汇率中的特征——检验购买力平价论的新方法》,《财经研究》2010年第2期。
    丁剑平、周建芳:《从多本位的视角研究货币汇率指数的属性》,《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丁剑平、赵亚英; 杨振建:《亚洲股市与汇市联动:MGARCH模型对多元波动的测试》,《世界经济》2009年第5期。
    刘莉亚、丁剑平、赵建晖:《国际投资者非理性情绪下的中国国际收支稳定性研究》,《财经研究》2011年第1期。


    3、曹啸   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男,汉族,1975年出生。2005年5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资本市场。

    主要学术成果:
    (1)计小青、曹啸:资本市场财务呈报管制: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解释,《管理世界》,2003(2),4-14。
    (2)计小青、曹啸:国有股权的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效应:理论与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09(12),48-60。

    4、黄赜琳       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女,汉族,1976年出生,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西方经济学博士。2005年7月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后,任职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是财大中国宏观经济暨国民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理论与决策。
    主要学术成果:
    (1)黄赜琳、王敬云:《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第60-67页。
    (2)黄赜琳、傅冬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方式的差异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67-75页。  
    (3)黄赜琳、朱保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第27-40页。  

    5、计小青    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女,汉族,1973年出生,安徽庐江人。2002年9月到2006年3月期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5月至今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

    主要学术成果:
    (1)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委托的课题:“国内外金融市场互动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2006年8月-11月,项目负责人。
    (2)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课题:“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的国有银行:理论及经验证据”,2005年6月—12月,课题组成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呈报改革研究”,2002年1月-2004年1月,课题组成员。

    6、张祥建    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男,汉族,1975年出生。2005年5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企业政治关联、资本市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研究课题2项,已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学术成果:
    (1)张祥建、郭岚:资产注入、大股东寻租行为与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研究》,2008(2),98-112。
    (2)王东静、张祥建、张景青: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违约风险,《管理科学学报》,2009(2),77-87。
    (3)张祥建、郭岚:政治关联的机理、渠道与策略: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财贸经济》,2010(9),99-104。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