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成果
    曾澜:上海戏剧与戏剧上海的共生赋能
    发布时间:2023/9/27 10:22:04    点击量:1335
  •  


    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早已内化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从“戏剧大码头”到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戏剧与戏剧上海的共生赋能,锻造着城市文化生命体的灵魂和基因,昭显文化大都市的发展和走向,也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


    以戏剧唤醒城市记忆,承续“最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


    上海戏剧与上海城市的近现代化进程几乎是亦步亦趋、相互影响。开埠以后的上海剧坛囊括了京、昆、越、淮等十几个剧种。各剧种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兼收并蓄,完成了各自的近代化转型和都市文化改造,展现了上海特有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近代上海成为南方戏剧中心,海纳百川、多元共存、敢领风气之先等戏曲海派文化特色亦拓展到沪上其他领域,沉淀为上海独有的城市文化基因和精神底蕴。


    依托百年戏剧发展所积淀的传统品质,新时代上海戏剧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用“最上海”的方式传承、展示城市的人文之美和时代之魂。第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其所辖六大院团,积极传承经典剧目,创编时代新戏,在戏曲的活态传承中讲述中国、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舞台上既有京剧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全本昆剧《牡丹亭》等名家担纲的经典精品巨制,亦有淮剧《影的影》、昆剧《三勘》等“大戏演小”的实验性小剧场戏曲;既有表现城市烟火气的滑稽喜剧《宝兴里》、系列沪剧《小巷总理》,又有唱响主旋律大戏如红色题材话剧《觉醒年代》、京剧《浴火黎明》、昆剧《自有后来人》、沪剧《一号机密》等等。


    第二,以经典戏剧IP为载体,创新表演形态,寻求跨界合作,实现经典剧目的破圈,为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流量。复排版沪语话剧《繁花》用“上海的声音”演绎上海故事,因其惊艳的上海韵味出圈,带热上海话IP,让上海这座城市、让上海人、也让上海话在戏剧舞台上生动了一次。30年前被标识为中国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今年由年轻演员接棒,通过成功复排演出实现了经典剧目的代际传承,展现了传统戏曲顺应时代发展的未来。


    跨界合作亦成为满足戏剧文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手段。突破行业壁垒,将歌舞乐、服化道等特色戏剧元素与国潮、非遗、新国风进行绑定,用时尚潮流的视角展演、解释传统戏曲。上海昆剧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月令承应戏”“三国”“水浒”“西游”等系列,让故宫的戏曲文物及其承载的中华故事“活起来”。上海京剧院携手《和平精英》,把武生武旦的服饰元素和经典身段应用于游戏角色的战袍、动作设计,国粹潮流战袍“梨园星光”带领玩家在“戏与武”的文化穿越中,感受千年梨园文化魅力。


    第三,各大院团、剧场藉由原创经典剧目的驻场演出,提升专业剧院驻场品牌影响力。上京推出了驻场品牌“京彩周三”“京昆群英会”“京武会”,越剧团推出“越时代·越美丽”“盛世越章”,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推出“梨园新韵大世界”等等。驻场演出初步形成诸如看京昆到天蟾逸夫舞台、看地方戏到宛平剧院,看话剧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之类的剧院文化分流趋势。驻场品牌及相应的戏曲沙龙、梨园文创市集、服化道体验等活动既成为专业剧场的流量密码,又丰富了观众对戏曲独特魅力的感知。


    打造戏剧之城,助推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城市即舞台、全民皆入戏的开放式剧场,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持续发力。“戏剧之城”成为上海的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开创多元化的演艺新空间,为戏剧之城构建合理的演艺空间生态。近年来,上海致力于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改造或开辟,已在商场园区、旅游景点、各类场馆、广场绿地、咖啡厅等地认证授牌100家演艺新空间,形成了几乎遍及各区的剧场群,如黄浦“演艺大世界”剧场群、徐汇滨江剧场群、静安现代戏剧谷剧场群等城区演艺集聚区,以及嘉定保利大剧院、青浦虹桥百老汇剧场群等郊区剧场群。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亦在升级打造中。


    增强演艺新空间的内容供给和文化内涵,通过引育优质戏剧作品,形成首演、驻演或独演品牌,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上海大世界内“演艺新空间”推出的思南赏艺会、“大世界·戏剧派”,“大世界演艺夜市”、“复兴·雅”戏曲公益表演等活动,把艺术欣赏、休闲社交、文化消费和非遗传承进行链接,使上海大世界重新成为戏剧文化的传播地标,既丰富了市民生活,又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展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底蕴和活力。尤其是沉浸式戏剧,利用演艺新空间的特色布局,营造沉浸式体验。现象级作品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海上版》,以豫园的亭桥园林空间为舞台,尽显“园曲同源”的东方审美意境。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持续打破了全国驻场演出票房记录,成为上海的一大文化地标。静安戏剧谷打造的“戏剧巴士”,驶入街区园区、各大商圈、核心剧院,让市民身临其境地探寻本土戏剧的发展历程。这些沉浸式戏剧体验,既能以其特有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仪式感,打破传统戏曲与年轻人的“次元壁”,助力戏剧文化的活态传承;又能促进文旅文商融合,挖掘戏剧在“文化经济”“体验经济”的优势和潜能,全力释放戏剧城市的文化力。


    以上海戏剧节庆和本土权威戏剧奖项如“壹戏剧大赏”、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为抓手,汇聚国内外优秀戏剧资源,形成戏剧文化高地,向世界展示并输出本土文化,彰显城市文化高度。近些年创办的戏曲非遗日活动、“上海沪剧艺术节”“上海当代戏剧节”“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等专门戏剧节,在探索上海戏剧的海派、江南、红色文化传统与当代潮流文化、时代精神的生长点时,亦致力于提高戏剧文化品牌的专业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上海戏剧节庆与戏剧奖项在做强文化“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中亦形成文化品牌的叠加、溢出效应:不仅有利于青年戏剧人才的孵化,还培育了大批年轻观众,在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与城市空间规划、公共文化建设形成互动,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标识度。


    推进上海戏剧的数字化创新与转型。据《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有25亿+人次在抖音观看戏曲。“线上线下融合、演出直播并举”成为数字时代戏剧发展的新格局。2022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推出中国首个线上戏剧厂牌“戏剧元力场”,利用5G技术、8K直播、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试水戏剧IP的元宇宙打开方式。2023年上海沪剧艺术节在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直播、视频推送活动,仅开幕式的同步直播就有12万人次在线观看。以“互联网+”模式和数字技术构筑上海戏剧的“第二舞台”,拓宽戏剧观众的数字参与,打造“戏剧之城”数字IP,能够更为生动地呈现上海新时代“美好生活,人民城市”的数字形象,助力建设、传播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拓展戏剧的社会介入功能。实现戏剧之美与城市之美的美美与共


    社会学家凯斯(Keyes)认为,社会幸福感是社会认同的一种体现,是个体对其与他人、邻居和社区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所处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社区是社会幸福感发展的基本单位。


    戏剧因观演的集体性而具有凝聚社区的天然优势。拓展上海戏剧的社区、社会介入功能,把戏剧活动融入社区文化空间,从一江一河到15分钟生活圈,从社区艺术节到建筑可阅读,举办静安戏剧谷“2023中外家庭戏剧大赛”、斜土街道“拾光·寻春 向美而行”戏曲游园会之类的活动,鼓励居民把戏剧活动作为一个集体文化事件去参与、互动、共情、反思,使他们成为社区文化乃至上海文化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和成果共享者。这不仅能提升上海公共文化建设品质,架构起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开放式实践和共生关系,实现戏剧对生活、社会、生态的正向引导;还有助于凝聚出社区情结和归属感,构筑既有温度又有风度的文化社区,增强居民的社会幸福感和城市认同感,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如美学家所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实质上是对文化本身的渴念,是对城市之美的呼唤;城市之美既是历史和时代的象征,也是人的生活理想的美学观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之美与城市之美具有某种同构性,而上海建设戏剧之城,则是将这种审美同构性落地实践,实现戏剧之美与城市之美的相生相成、美美与共。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