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通知
    市社科重大课题公示(四)
    发布时间:2007/9/27 18:22:04    点击量:10241
  •  


        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合格的重大课题申报材料及课题组成员的详细学术背景材料将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上予以公示,请相关专家学者广泛评价,公示期为一个月。公示期后,将组织学科组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来函请寄:本市高安路17号301室(200031)或电邮至popsssh@sh163.net。



        课题公示材料(四)


    课题名称: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

    申请人:朱钟棣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课题设计:

        1.1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马克思生前来不及完成他在1858年4月拟订的六册经济学写作计划,最后两册内容“对外
    贸易”和“世界市场”在他的文献中所着笔墨甚少,这就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留下了空白。马克思逝世后的114年间,国外确有不少学者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上展开过争论。但争论中形成的理论观点一是比较零星,二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加以识别。今天我们接触得较多的是当代主流经济学中的国际经济理论,感到有所缺失的是没有现成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舞台上,中国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以改革开放并且发展自己的国际经济关系为抓手,我们比起别的国家来更加需要去完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理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是通过比较和鉴别,整理出一些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国际经济理论,以填补马克思之后没有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的空白。至于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须待大量的后续研究去完成。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关于当前世界市场为什么生产方式所统治的判断

        马克思曾经科学地预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里的扩张。今天的资本主义有没有发展到这样的成熟阶段?纽约城市大学的Laibman,David(2005)根据自己的四阶段分析框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还在继续,还没有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为今天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保持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并没有融入资本主义体系。因此,今天的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还没有走到它的第四阶段。Laibman的这个判断,实际上是宣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会被新的生产方式所替代。这个判断似乎不那么容易被人所接受,但实际上却符合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生产方式更迭的一段话的原意: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无独有偶,早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 Desai, Meghnad (2000)的文章就认为,能够指出资本主义可以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生存一个多世纪并且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的人,正是马克思自己。Desai的分析比Laibman更令人信服的地方是他能用马克思的理论来指导自己论据的运用。例如,他用《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有关利润率变化的原理,来解释1968年到1993年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 恰恰是该时期利润率提高的刺激。而利润率的提高, 又来自凯恩斯就业政策的成功,来自工会运动的高涨创造了更公平分享国民收入的条件,来自布雷登森林体系对货币汇率机制的设定,来自冷战增大了军火支出。

        1.2.2 关于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讨论

        一些国内学者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中提到的“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是一个表示国际价值的量的单位。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袁欣的文章“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劳动价值论解释”(2003)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尽管他认为只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商品才具备国际价值量的属性,但分析的重点还是在于国际价值和国内价值量的区别上。另外一些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是一个劳动强度的单位。例如钱建的文章“马克思论国际价值——《资本论》思想研究之四”(2006)认为,马克思阐述的国际价值是与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相联系的。还有些国内学者试图用量化的方法来表示国际价值,丛培华在他1994年出版的《国际价值论》的基础上,2006年的文章“国际价值:理论,量化方法与应用”重新阐明了国际价值、国际计算价值与国际交换价值这些概念,提出国际价值的基准计量单位是1篮子产品=1国际元。如何从劳动强度的差别转化为国际价值量的差别,是马克思留给后人的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也是研究国际价值的核心问题。环顾国内,只有少部分学者触及到了这个核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董洪日等的文章“关于遵循国际价值规律的几个问题”(2003)认心问题。

        是不是存在国际价值规律?该规律与国内价值规律有什么异同?国内为,与国内价值规律相比,国际价值规律在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任力等的“国际价值论对价值规律的修正及其意义”(2006)进一步论证道,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运用时遇到适用环境的变化,因此,国际价值量的决定、国际生产(交换)价格等的决定、一般等价物,以及它所反应的生产关系等均与国内有所不同。应当说,国内学者这方面的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的国内外情况比较的定性分析上,而国外却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因此关于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研究上留下了更多的空白。

        1.2.3 关于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和富国剥削穷国的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以拉丁美洲经济学家Raul Prebisch 和Hans Singer 为代表的学者们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把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理论运用到国家与国家之间,认为当前的国际商品交换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富国借助于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在剥削穷国。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Joseph L. Love发表在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Vol. 15, No. 3 (1980)上的文章Raul Prebisch and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Unequal Exchange对P-S的论点论据作了很好的诠释。Prebisch和Singer的观点立即得到了其它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们的热烈响应,Arghiri Emmanuel, André Gunder Frank, Immanuel Wallerstein, Johan Galtung, Samir Amin等相继推出了他们的重要著述,例如Emmanuel, A.(1972)的Unequal Exchange: A Study of the Imperialism of Trade创造性地把马克思生产价格形成的理论用于国际分工中,指出有机构成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利润在国际平均化的过程剥削了有机构成低的发展中国家,后者的价值转移到了前者那边去。尽管这场有关不平等交换、价值转移和富国剥削穷国的讨论在80年代后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以及后来的金融危机所打断,但是把马克思原本是用于国内经济问题分析的原理运用到国与国之间,需要有人继续做下去。

        1.2.4 关于对外投资和利润率变化问题上的讨论

        李嘉图和马克思都曾经正确地指出国内外利润率的差异是资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动因。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是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利润率平均化,二是随着对外投资量的增大利润率在降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者对国际投资的研究重点已经从投资的动因转到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上来。实证分析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所强调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的Simon Muhan(2004)的文章就对澳大利亚1965-2001年间的利润率变化趋势做了实证研究。他的理论贡献不在于得出什么样的实证检验结果,而是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了利润率受到三个层次因素的变化影响。建立正确的模型并用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模拟,是他们中的另外一些人对利润率变化长趋势作出预测的手段。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David Laibman(2001)的文章通过这种模拟,得出了利润率在哪些阶段上升哪些阶段下降的结论。Laibman的主要贡献也不在于他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是他正确地区分了价值利润率和实物利润率的思路和方法,为后人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此外,巴黎第十大学的Duménil Gérard和Dominique Lévy(2002)的文章在剔除矿产、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部分这些资本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利润率低而竞争性资本不愿进入的行业之后,对美国1948-1997年行业利润率数据的分类和回归,得出的结论支持了马克思所说的各行业的利润率在趋于平均化的结论。法国这两位学者的贡献也不在于他们的结论,而是他们对数据的预处理上。为了得出正确的实证结果,正确地选用数据至关重要。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I.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命力的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投资利润率的变化。

    II. 国际价值与国际生产价格: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国际价值、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变化、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背后的价值转移。

    III.国际分工与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变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困惑、国际投资与富国对穷国的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问题。

    IV.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造和重塑:旧国际经济秩序的批判、南方和北方之间的贸易条件、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旧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塑。

        2.2    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以马克思散见于其著述各处的国际经济问题上的观点为出发点,全面梳理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者在一些重要国际经济问题上的论述,运用当代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与分析手段,形成较为符合马克思本意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

    基本方法:诠释原意、比较鉴别、归纳梳理、科学表述。

        
        3. 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特色、重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3.1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1991)的主要特色是:系统介绍和评论了西方学者在劳动价值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以及工资、利润和剥削等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论述。 该书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被中国社科院用作博士生教材。书中重要的创新观点有:(1)批判了多种技术选用情况下利润率的决定先于价值量决定的错误观点,指出“即使资本家先选定某种技术,也是这种技术使用的生产过程中商品价值的决定在先,利润率的决定在后。 而选定技术时的利润率只是一种预期利润率,是存在于资本家头脑中而不是现实的利润率。”(62页) (2)在批判Ian Steedman 提出的正(或负)的利润可以和负(或正)的剩余价值同时并存的论点是,指出他的错误“来自生产方法不正确使用前提下所得出的负的边际价值。这种边际价值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两回事。”(204页) (3)在谈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时指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总量计算,比凯恩斯的早出了半个多世纪,虽然马克思用的是价值总量计算。也正因为以价值为计算单位,才避免了罗宾逊夫人说的市场价格波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267页)

        3.2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2004)的主要特色一是新,即一直追踪到出版前一年的国外学术文献;二是全, 即完整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各个流派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的各种论述;三是详,即各个观点的来龙去脉、论点论据以及与其他观点的异同比较均有详细的交代。书中重要的创新观点有:(1)“创新技术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02页)(2)“把资本的跨国流动或者金融全球化作为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 是一种符合长期发展潮流的历史发展阶段论。”(225页)(3)“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农民问题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农业如何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造的问题,如何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去的问题。”(249页)

        3.3 国家社科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2006结题)。该成果经扩充后改名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探》,获2006年上海市马列著作出版资助,目前正在出版过程中。书中重要的创新观点有:(1)“应当说,在20世纪末掀起的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高潮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检验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正在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打印稿28页) (2)“列宁以后的近一百年间,资本主义经济还在强劲发展。列宁在1916年的判断(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兑现。” (打印稿135页)(3)“自由贸易理论得到鼓吹的近两百年时间内,世界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打印稿147页)




    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学术经历:

    1.负责人朱钟棣的主要工作经历:

    1983-1988年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讲师;1984-1987年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副主任;1984-1987年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副教授;1992年以后任经济学系教授;1998年以后任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导师;1991—1998年任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1998—2006年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2006年5月调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任教授。
         
        研究成果:

        1. 主持2004年国家社科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

       2.    独著论文“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F11《理论经济学》2005年7期全文转载。

        3.    独著专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    主持2001年到200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中长期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5.    独著论文:“向古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回归”。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3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F11《理论经济学》2003年12期全文转载。

        6.    主持分课题:“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的研究”。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1年重点研究课题的分课题。

        7.    独著论文:“价值问题上的挑战与回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各流派观点评述之二”,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 2001年第2期。

        其他成果:

        2004年以后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文章两篇,在《世界经济》等刊物上发表30余篇。2006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790031)“‘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并于2007年1月以专著形式出版。2006年完成德国阿登纳基金课题“当代德国资本利润率和收入分配问题研究”。2005年完成江苏省委重大课题“江苏经济国际化战略”研究。


        2. 课题组成员的主要学术经历:

        颜鹏飞教授:1964-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1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经济思想史评论》主编,兼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西北、西南三大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以及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并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先后在美国密执安洲立大学(1991年,福特基金会资助)、德国特里尔大学(1998年)和伦敦都市大学 (1999年,中国-欧盟研究项目资助) 等高校作访问学者或合作学者。多次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迄今出版或合作出版学术著作30余本,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从事西方经济学流派,欧美经济思想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并培养和指导上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张二震教授:1984起任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87年起任副教授、93年起任教授、9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曾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开放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兰宜生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导师,擅长全球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和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沈玉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主持过上海市重大决策项目“我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问题研究”(2003),商务部课题“贴牌与品牌——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和“我国实施品牌的意义与对策”(2005-2006)。沈玉良教授的专著《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获2003年安子介国际贸易著作三等奖,论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获2006年商务部征文二等奖。

        赵红军副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说史和交易成本、交易效率。

        张耿庆讲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的微观理论例如企业理论、技术创新等。现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史龙祥讲师:辽宁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后备教师课题“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贸易利益保护”。

        王磊讲师: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

        孙楚仁讲师:上海大学数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在读博士生,擅长经济学理论的数学表述。


        课题组成员的主要研究成果:

    颜鹏飞教授:
    课题:《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基本观点研究》编号:04 & MZD013;首席专家:顾海良;主要成员:卫兴华,颜鹏飞;中央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
          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理论、政策和制度架构变迁及其借鉴》,顾海良主持,批准号05&ZD005,2005年,资助金费35万元(首期11万元);主要成员:颜鹏飞,乔洪武。
          课题:主持《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西方“范式”理论与中国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之研究》,编号06BJL005,8万元,2006年5月31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专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独著)。
    论文:“关于马克思重大理论贡献的新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5期。
    论文:“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福建论坛》2006年第12期。


    张二震教授:
    专著:《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论文:“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新探”,《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论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文:“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区域共同发展”,《宏观经济观察》2001年第6期。

    兰宜生教授:
    专著《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论文“比较优势与错位发展相结合的出口战略探析”《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1期(独著)。
          论文“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统计研究》 2002年第2期 (独著)。

          沈玉良教授:
          论文“我国服务加工贸易实现路径选择”,《国际贸易》2006年3期(独著)。
          论文“区域汽车贸易规则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1期(第二作者)。
          论文 “NAFTA汽车原产地规则经济效应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1期(第一作者)。
          论文“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进程和发展前景”,《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12期(独著)。
          专著《区域贸易协议下汽车贸易和投资效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二作者)。


    赵红军副教授:
          专著《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论文“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学季刊》2006年5卷4期。
    论文“从演进经济学视角考察城市形成原因”,《城市问题》2006年1期。
    论文“交易效率:一个考察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及其经验证据”,《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论文 “On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Urban-Rural Disparity”, 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6,Vol.1, Issue 4.
    论文“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向”,《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9期。
    论文“交易效率、城市规模及其未来策略”,《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6期。


    张耿庆博士:
    论文“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上海投资》2004年10期。
    论文“中国技术创新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统计研究》2004年11期。
    论文“中国对外投资显现经济效应”,《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7期。
    论文“资本形成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生产力研究》2003年5期。
    论文“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政府干预”,《统计与决策》2005年1期。
    论文“经营者补偿、银行融资与市场反应”,《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5期。


    史龙祥博士:
        论文“入世后的中美经贸纠纷”,《辽宁大学学报》 2001年3月。
    论文“缅甸金融危机透视——信心危机与短板效应”,《生产力研究》 2005年10月。
    论文“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亚太经济》 2006年1月。
    论文“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当代金融》2006年7月。
    论文“以扩大内需促进对外开放”,第四届“WTO与中国经济”年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2月。


    王磊博士:
          论文“分散投资消除投资非系统风险的统计学解释” 《统计与决策》2005年1月。
    论文“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对”,《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6月。
    论文“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第十一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研讨会会议论文,2007年5月。


    孙楚仁讲师:
          论文  ““A New Simple Smooth Exact Penalty Function”,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Version), 2001年4期。
    论文“分球的整数规划问题”,上海大学学报(中文版)2001年4期。
    论文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Point being a Global Maximizer of A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 and Complexity 2005年18(1)(SCI)。
    论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计”,《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论文“ The Lower Bound Estimations of A Probability Minimization Problem”, Journal of Statistics & Management Systems, 2005年 8(2)(EI)。
    论文“有限维线性系统辨识问题”,《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 23(6)(EI)。
    论文“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06年5(4)。
    论文“一个改进的考察交易效率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 11期。
    论文“ Robust Fuzzy Optimization”,《中国企业运筹学》2005年1期。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