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9-09 第27,34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文汇智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属性特征

       ■陈建勋
      
       从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全域成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为推进浦东制度型开放提供了前提。同时浦东区域面积大,经济活动集聚度高,产业发展多元,社会结构丰富,为推进浦东制度型开放提供了全场景的落地空间。推动新时代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取得新突破,要把握引领区建设的属性特征。
      
       一是承续性:进一步深化浦东开发开放。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隆重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起点推进,“王牌”作用更加凸显。浦东要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就是要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上攻坚突破。这和当年浦东开发开放的使命是一脉相承的,浦东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的要求没有变,只是面对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浦东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功能没有变,过去30多年的辉煌成就,充分折射出中国方案在通往现代化道路上所具有的典范性价值,引领区的建设就是要在创新发展、集成改革、制度开放、功能打造、城市治理上发挥引领作用,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软实力,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二是现代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引领区建设就是要破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现代性定义迷思。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与世界前沿、发展方向和人类理想紧密相关,而且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现代性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伟大创造。引领区建设就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当前,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挑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引领区就是新发展格局下全方位制度型开放的改革者,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三是创新性: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阵地和战略性产业新高地。面对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引领区将聚焦“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全力做强创新引擎。一是全力落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引领区将连续布局一批大科学设施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牵头和参与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基础科学、基础研究、基础产业方面投入巨资,抓住“技术问题的总开关”,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创新策源基础层面。二是大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大飞机、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一批硬核产业集群。引领区将进一步推进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的混合型分工协作,在核心部件、高端产品、中国标准上有所突破。
      
       四是制度性: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系统性开放。一是制度设计必须聚焦“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引领区要更好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特别是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国际仲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二是制度设计必须遵循“市场能理解企业能操作”的有效性原则。制度设计与安排应以市场主体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面对经济发展精细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的现状,所涉及的各项经济管理政策特别是产业管理政策,应建立企业充分参与决策的机制体制。三是制度设计必须坚持改革与法治的协同联动。切实增强改革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全国人大已经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这意味着浦东在制度型开放中,可利用浦东法规权限,拓展制度空间,为引领区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五是人民性:打造充满人文关爱的人民城市。一要补短板。作为新城区,浦东外来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城市基础设施密度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务资源人均拥有数量偏低,城市功能滞后于经济功能、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等问题仍然突出,引领区必须把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补齐短板,让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二要加快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包括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具有技术含量的内涵,但不应是全部。管理密度不等于温度,管理速度不等于态度,引领区更要强调人对人的直接服务,点对点的细致关怀。要建立让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使市民的呼声、要求能转化为决策管理的内容。
      
       六是市场性: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是继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努力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通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更多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高能级服务平台和战略通道。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是金融资源配置,引领区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四大体系,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以临港新片区为突破口,建设涵盖多个领域的新兴金融中心节点。
      
       七是相容性:建立规则相互衔接的全球新发展体系。上世纪90年代,全球经贸和治理体系相对稳定,中国当时的开放主要是接轨。目前全球治理体系动荡,进入到新的裂变整合期,同时由于中国的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中已经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所以更多的应该是规则的衔接。如在全球最低公司税率的具体谈判中,引领区作为全球跨国企业在中国最集中的区域,对税率的执行应拥有发言权;如在数字确权、数字交易和数字安全等方面,以数据交易所建设为契机,应率先形成可行模式。
      
       八是协同性:形成具有强大协同能力的新体制。一要强化国际资源协同能力。进一步强化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吸引培育与浦东功能优势和产业特色相关的国际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高能级国际经济组织。二要优化与长三角资源的联动机制。要形成利益共享的园区合作机制,鼓励浦东园区与长三角园区实现联合。三要优化“央地”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优化部市合作,将引领区相关意见和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部市合作的重点内容,更加注重合作机制的常态化运作。四要有效整合上海市范围内各类行政资源、产业资源和政策资源。围绕浦东在资源配置、创新策源、自贸区政策、张江科创政策等稀缺性功能方面的优势,与上海其他各区形成优惠政策分享、功能性政策共享的良性互动局面。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