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9-09 第27,34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文汇智库

奠定未来胜势的上海发展新跨越

       ■郭庆松 赵倩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4年亲临上海,以历史的高度、世界的眼光,擘画上海发展蓝图,指明上海前行方向。上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探路破局、破浪前行,续写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永恒荣光,谱写了新时代上海发展新篇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过去五年,在上海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里程碑意义。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上海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新征程上努力再创发展新奇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新跨越奠定未来的政治胜势
      
       党的全面领导的统领作用越来越强劲。上海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四个放在”的工作基点,准确把握上海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坚决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在国际和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发展新招,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不断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工作中切实发挥地方党委“中间段”作用。2022年上半年,上海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战“疫”路上与党同心同行,体现的是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的高度认同和对党中央坚强领导的坚定信心,坚决果断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
      
       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入。思想铸魂和理论奠基的基础工程凸显成效,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指导上海改革发展的最新实践,理论研究成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持续巩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重镇的地位。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生命线,提升党领导源头治理、动态治理、应急管理的综合治理能力和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持续推动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更加成熟、特色更加鲜明。坚持党管人才,提出并坚持不懈锻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特质。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越做越生动。坚持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将法治作为最基本的治理方式和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性探索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模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取得新发展,基层立法联系点、政协委员工作站实现全市各区全覆盖并持续扩点提质,开发“立法直通车”“换届选举云平台”等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优化再升级。
      
       全面从严治党的地方探索越来越深入。主动跨前探索建立“四责协同”机制,通过明晰主体责任、推进压力传导、加强考责问责“三把斧”正风肃纪反腐。主动跨前以“大数据”为支撑探索高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打造“智慧纪检监察”。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新跨越奠定未来的经济和社会胜势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五个中心”高质量联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升级版“五个中心”,既契合新时代创新驱动的大势大需,又是上海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级的战略追求。当前,一个世界级的大科学设施集群已初步成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9%提高到4.1%以上。上海正在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
      
       城市能级和社会共享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上海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从2012年的2.1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2万亿元,跻身全球城市第四位;人均GDP从1.42万美元增加到2.69万美元,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五个新城”建设打开发展新空间。大力推进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民心工程等倾斜。提出“五个人人”的目标愿景。上海正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活的“上海品质”。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开创对外开放新境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亲自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连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平台,“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成为提升上海对外开放能级的“组合拳”。近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负面清单”并逐年减项,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全面展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从2018年规划到2019年落实,高速推进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逐年增加。上海正持续推动开放优势再塑造、开放形象再构建。
      
       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跨越奠定未来的文化胜势
      
       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彰显新风采。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人民城市建设的细微处出发谋划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创意灵感正在这里迸发,时尚潮流正在这里定义,中国文化在全球绽放无限魅力。
      
       城市精神品格塑造迸发新内涵和新形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和治理以及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与城市精神品格交相辉映、成风化人。把保护传承利用好包括一大会址在内的宝贵红色资源作为无上光荣的使命,激励引领全市上下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
      
       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方位跃升。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迭代升级。下好机制创新先手棋,事权下放和力量下沉为基层减负增能。持续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家门口”服务体系,开展跨界融合联建共建。深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牢牢守住城市安全稳定工作底线。
      
       推动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新跨越奠定未来的生态胜势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质的飞跃。通过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深刻变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2年制度创新方面再上新台阶,“8+1”制度体系新增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崇明成为长江经济带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地区,打造了长兴岛千亿级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大行动”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
      
       人居环境建设展现崭新的面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取得实质性成效,黄浦江45公里、苏州河42公里岸线实现贯通开放,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今天的“生活秀带”“发展绣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坚持增量和提质并重,坚守生态环境底线。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2021年更是降至27微克/立方米。污水污泥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21.8%。污水排口变雨水花园、钢渣废地变生态园区、残旧住宅变“口袋公园”。
      
       (作者分别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