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动态 / 国家项目成果简介
    《星期评论》研究
    2021/5/17 11:14:03    点击量:13505
  • 负责人:杨宏雨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项目批准号:16BDJ052
    项目名称:《星期评论》研究
    最终成果名称:《星期评论》研究
    结项等级:优秀(2021年3月)
    成果简介:

       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从1915年发端的以宣传民主和科学,倡导改造国民性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当时各种介绍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探讨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报刊风起云涌,竞相面市。在众多的刊物中,除作为领袖的《新青年》外,以《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晨报》副刊、《国民》、《新潮》、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影响最大。《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期刊,它接受孙中山及其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9年l0月改名为中国国民党)的指导与经济支持,是国民党人响应“五四”新思潮的产物。它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的《每周评论》齐名,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

       但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地忽略《星期评论》的名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陆学界对《星期评论》介绍只有收录在《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中的相关文字(一些词典和参考书都是根据这个缩写或改写的),其基本的结论为《星期评论》是“一个不革命的刊物”,而该书是则是1959年的产物,1978-1979年仅是重版了《五四时期期刊介绍》这套书。这说明,在中国大陆,对《星期评论》的研究20年没有进步。大陆学术界对《星期评论》作出比较积极的评价是从1990年开始的,从以前“不革命的刊物”逐步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这一时期,《星期评论》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高质量的文章不多、引用的资料相似度大,研究方法比较简单、话语不新,内容较窄等。事实上,《星期评论》是五四、六五运动的产物,是国民党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回应。当时它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探讨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是五四时期从属于新文化阵营的一份进步刊物。因此,研究《星期评论》应该把它放到五四大潮中去,研究它和五四新思潮的互动关系,研究它对五四时期各种思潮的宣传与批判。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深入、深刻。

       项目对《星期评论》的研究,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进步与否来评价《星期评论》。《星期评论》是一个大众刊物,应该以进步性而不是革命性来衡量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从这一点来看,本研究脱离了原来史学界对《星期评论》研究的固有话语体系,不再用陈旧的评价尺度看待该刊,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意义。

       二、辩证地看待该刊的研究态度: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理性行动的前提。研究的态度事实上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它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反对愚昧、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是一致的。该刊主张调查研究当时中国的工人状况,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采取研究的态度,一碗水端平,这些都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给予合理的肯定。

       三、不因人废言,不以后来的历史否定其前面的贡献,本着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研究和评价《星期评论》时期的各位作者的历史作用,特别是戴季陶、沈玄庐等负面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

       四、理性地看待该刊的不足。五四时期是一个探索的年代,当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大多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该刊在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探索中国社会改造方案中必然存在这样缺点或那样不足,但无碍其积极、进步的宏旨。

       研究在充分挖掘《星期评论》史料的前提下,通过联系历史、比较研究、计量分析和辩证思考相结合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对《星期评论》进行了颇具深度、广度的解读,厘清了此前学术界许多模糊不清的地带,填补了该研究的一些空白,力求做到客观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研究试图将《星期评论》放置在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之中,以《星期评论》文本研究为中心,解读个中文章含义以及背后的人物关系、社会关系、政治见解、思想流派的相互辉映,发散到五四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共党史等多个方面,对国民党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中国早期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细节进行了梳理、还原与辨析。

       截至目前,业已完成20万字的书稿,提出并厘清以下几部分内容:1、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2、《星期评论》的宗旨、性质、内容、版式、影响与评价;3、《星期评论》作者群研究;4、《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5、《星期评论》对十月革命与苏俄政权的评介;6、《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的劳工思潮、互助思潮、妇女解放思潮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研究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出发,重新解读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创刊的关系。《星期评论》的创刊,从远因或历史背景上看,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在屡遭挫折之后,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结果;从近因上看,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文化启蒙和民众动员巨大意义的结果。它的创办,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震撼和影响。《星期评论》是学界公认的五四时期宣传新文化、提倡社会主义的重要刊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重要刊物。本研究通过对《星期评论》的宗旨、性质、栏目、内容、特点、发行量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星期评论》在五四时期的影响力。通过对五四时期其他期刊的评价、《星期评论》的自我评价、同时代人的回忆,说明《星期评论》同样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潮、新文化的主要阵地,将其界定为“五四时期舆论界的明星”是顺理成章的。

       戴季陶在五四时期有“提倡新思想的健将,革除旧习惯的先驱”的美誉,沈玄庐也被当时的进步学生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导师”。后来两人都成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前期筹备工作。在该刊作者群中,有8人(戴季陶、陈独秀、沈玄庐、李大钊、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陈公培)在1920年参与了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相关事宜,除戴季陶之外,其余七人都参加了中共早期组织,成为中共最早一批党员。其中李大钊是北京地区中共早期组织的发起人和负责人,陈独秀、李汉俊先后担任上海中共早期组织的负责人,施存统是东京中共早期组织的负责人。因此,《星期评论》在中共创建史上的意义不亚于《每周评论》。五四时期国民党人和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方面的良好合作,为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宣传社会主义的重镇。本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一改以往学术界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疏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星期评论》文本进行了深度地挖掘。《星期评论》先后提及马克思名字216次、恩格斯34次、马克思主义25次,并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了一些介绍,是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林云陔是五四时期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戴季陶是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量级人物,先后在15篇文章中提及马克思127次,恩格斯24次,马克思主义22次,是《星期评论》上述说、评论马克思恩格斯文章篇数最多的人。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星期评论》作为五四时期国民党人创办的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的刊物,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正义性、正当性;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赞颂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内政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外交政策。本研究通过翔实的史料得出结论:从整体上看,十月革命以后,当时处于在野地位的国民党人对十月革命和苏俄政府抱着一种同情和肯定的态度。这正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走向联俄、师俄的思想基础。

       女子解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门话题之一,《星期评论》曾在第8、第9两号专题讨论“女子解放从哪里做起”,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研究以《星期评论》上的相关文本为主体,从对国外女子解放思潮的译介、女子与共和之关系、中国女子的地位、女子解放从哪里做起、警惕“女子的新监狱”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女子解放思潮的互动关系。该刊对女子解放思潮讨论的内容是广泛的、深刻的,对近代中国女子解放实践中的问题观察是敏锐的。该刊还把女子解放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开始关注女工的命运,提出要重视女工教育、改善其生活等。随着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视野的拓展,中国女子解放运动的重心从小众(知识女性)逐渐转向大众(劳动妇女),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一个巨大历史转折的开始。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劳工问题的重要杂志,在一年的时间内,共刊发有关劳工问题的文章68篇,字数约25.4万。该刊介绍世界劳工思潮,研究中国劳工问题,力图把世界大势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为中国探寻一条和平地解决劳工问题的道路。过去学界对《星期评论》在中国劳工问题的探索方面批评、指责颇多。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仔细阅读戴季陶等人文章,我们发现,该刊在劳工问题上秉持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立场,戴季陶等人的劳动观基本上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延伸,而且不少内容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所吸收。戴季陶长期被人诟病的一语——“要学英国阶级退让的精神,不要步俄国阶级压迫的后尘”,则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来谈论这个问题的,并不含有抵制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意味。《星期评论》把自己的主要使命定位在调查和研究中国劳工问题上,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力图把社会问题和劳动问题结合起来,从工会建设、工人教育和工人生活的改良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中国的劳工运动,为解决中国劳工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星期评论》在中国早期劳工运动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小觑。

       五四时期,克鲁泡特金及其互助进化论在中国风靡一时,迅速取代了达尔文及其竞争进化论的地位,成为中国人的新偶像。《星期评论》对互助思潮的介绍主要集中在竞争与互助的关系、互助的好处以及如何建设互助的社会三个方面。本研究不仅详细介绍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还全面探讨了五四时期互助思潮兴盛的原因,并就如何合理的评价五四时期的互助思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是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一个补充,建立在无数从自然界收集起来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在科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社会互助论虽然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说,但它是一种善的理论,有其进步性与革命性,对其进步性、革命性、空想性,应该联系具体的背景进行分析,不宜简单地用“无政府主义思潮”一语带过。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是五四时期中国很多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桥梁,这一点更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

       《星期评论》是在五四运动,特别是在上海“六五”工人罢工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份周刊,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五四新思潮的回应。它的内容和版式都受到了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于1918年底创办的《每周评论》的影响。提倡新文化、新思潮,宣传社会主义,研究劳动运动和女子解放问题,探索中国的社会改造之路,密切报道、评说当时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浙江杭州的“一师风潮”和北京的工读互助活动等,这些是《星期评论》的主要内容。《星期评论》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潮很广泛,既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托尔斯泰的泛劳主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可谓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星期评论》对劳动问题的关注侧重在研究方面,主张从教育和组织工会入手,改善中国工人的境遇,并不主张用直接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也有个别文章倡导阶级斗争,但不占主流);《星期评论》所宣传的女子解放思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女子解放的对象也主要是城市青年女性和知识女性;该刊的两位主编还先后走上与共产党、共产主义为敌的道路……。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它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在当时它弘扬了新文化、新思潮,批判了旧制度、旧伦理,呼唤自由、民主和人的解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其不少成员还参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因此,它是五四时期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群体的重要刊物。受时代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刊存在这样缺点或那样不足,但无碍其积极、进步的宏旨。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星期评论》与《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舆论界提倡新文化、新思潮的明星。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