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防控疫情,上海社科理论界以笔为援在行动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20-02-07 06:31
摘要:上海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文化培树信心,用明德引领风尚,强笔力凝聚共识,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阶段。疫情防控不是某个部门或条线的事,需要全社会协同努力,形成合力。而其中,专家学者是一支重要力量。面对疫情,自然科学紧急攻关、冲锋陷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则以笔为援、抗击疫情。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全国理论重镇、社科重镇,上海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文化培树信心,用明德引领风尚,强笔力凝聚共识,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溯源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抗疫坚定信心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疾病一直如影随形。从某种程度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与疫情、疾病抗争的历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些文明因疫病而衰,有些文明与疫病作殊死搏斗,最终凤凰涅槃、浴血重生。从疾病抗争史上,我们能获得哪些经验?不少学者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张剑光教授《三千年疫病的当代思考》一文,回顾了中华民族与疫病作殊死斗争的壮阔历史,对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从古至今、一以贯之“决不向疫病低头的勇气”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上海健康医学院方益昉教授则通过《1909年,卫生与防疫在岭南大学医学院课程中正式成为教学内容》一文,从医学院课程设置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公共卫生如何起步,特别是公共卫生管理现代化人才培养过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者在研究中,坚持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为全民抗“疫”凝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增添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这些研究或许不够“短平快”,但是对于廓清谬误、坚持理性、平稳心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激发众志成城抗疫的磅礴力量

疫情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人传人,比病毒跑得快、更有害的是谣言,这是引发社会恐慌的根本原因。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心病还须心药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需要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复旦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连续在中央及本市主流媒体上发表《加强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治保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用好这个“秘密武器”》《发挥党员“硬核”力 彰显抗疫“奋战红”》等多篇文章,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党员队伍等维度深入分析战胜疫情的中国方案、中国优势和中国力量。

上海社科理论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击社会热点。针对个别哄抬物价行为,有法学教授撰写《疫情肆虐,发国难财者应当受到赞美吗?》一文,正本清源、疾声高呼,从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法律逻辑对“发国难财者”进行驳斥和警告,消除“杂音”“噪音”。面对地方政府出台的减轻企业负担政策,上海交通大学一批学者第一时间提供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解读,详细分析政策背后的经济学理论逻辑,对于企业家可能存在的一些困惑也及时予以解答,从而对政策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为阻断疫情扩散,人群尽量要减少集聚,城市如何保障正常运行?对此,华东政法大学专家建议,进一步普及推广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让“数字治理”临危显效,在教育、社保、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提供更高质量服务,有效承担起应急治理中服务民生、稳定民心的重担。

此外,面对疫情,智库也纷纷行动起来。比如,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发挥各自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优势,向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专报,为战胜疫病提供真知灼见。市社联、市社科院充分发挥社科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与积极性,对疫情防控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决策咨询研究。

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消除国际社会的“理解赤字”

病毒无国界,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也产生威胁。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

为了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促进全球疫情信息共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于2月1日发布英文评估报告Corona virus Battle in China: Process and Prospect(《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展和影响》)。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向世界阐明中国政府为什么要采取包括“隔离”武汉等在内的高强度措施,这些措施能发挥何种作用,中国政府和人民展现出何种能力抗击这次大规模的疫情,国际社会如何加强合作,共同抵御这场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问题,有力回击了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渲染“中国责任论”和出现的“排华”现象,提升全世界对中国抗“疫”的国际认同度,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理解赤字”,塑造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将中国的疫情宣布为“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汤蓓副研究员第一时间回顾前5起PHEIC始末,对相关模糊解读进行纠偏,从全球卫生治理和国际组织合作的视角解析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长足进步和国际认可,增强民众对国际社会、国际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有关城市应急及疾病防控等问题在每年的哲社项目中均有申报。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新生事物,他表示,“今年在相关项目和课题申报中,会加大对这方面研究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