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当代上海史研究的新视角、新资料、新方法”学术研讨会
    2014/12/18 9:52:46    点击量:16587
  •     12月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代史研究室和中国当代史创新团队主办的“当代上海史研究的新视角、新资料、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当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当代史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健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文学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8位学者与会。

        本次会议共有12篇报告,分四个专题进行。第一个专题是当代上海政治研究。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沛东的《“建设新上海”:原跑马厅的空间改造与新政治修辞(1949-1965)》从原跑马厅的空间改造着手,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其在建设新上海过程中的特殊性;高俊副研究员的《罗兹•墨菲与当代上海研究》着重分析了罗兹•墨菲与当代上海研究的密切关系及其研究方法的借鉴意义;徐锋华副研究员的《中国建设>的创办与建国初期的对外宣传》分析了中国福利会主编的《中国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关系中发挥的特殊作用。评论人叶斌副研究员对三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每篇论文的贡献,并对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商榷,提出修改的建议。

        第二个专题是当代上海经济研究。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郭继老师的《五年规划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指出,五年规划对上海城市的发展战略有着重要影响,并着重阐述的战略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张生博士的《从上海滩的富家少爷到霍尼韦尔的亚太总裁:瞿承业的职业人生(1930s-1980s)》以瞿承业的职业人生为对象,探讨了他如何从一个上海滩的富家少爷成长到霍尼韦尔的亚太总裁的人生过程及其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张秀莉副研究员的《1956年上海工商关系的调整》重点分析了1956年上海工商关系调整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评论人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黄坚老师就三篇报告作了很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建议。

        第三个专题是当代上海社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阮清华的《釜底抽薪:建国初期上海民间慈善组织的改造与消亡》,通过对慈善社团的改造和消解,人民政府消解了那些可能威胁和影响新政权安全与权威的力量;同时也将那些在城市里无以为生者最后的落脚点加以清理,迫使其不得不离开城市,这也为新政权努力变“消费的城市”为“生产的城市”的目标提供帮助;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贾彦老师的《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对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初衷与最终结果的对比分析,客观分析了其对城市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原因;林超超博士的《新中国工人新村建设与上海典型》通过考察上海曹杨新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住房分配、居民生活,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与流变,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在解决公共福利上遭遇到的体制困境。评论人吴健熙、承载研究员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报告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线索和修改意见。

        第四个专题是当代上海教育、文化研究。金大陆研究员的《“文革在校生”的知识构成》以“文革在校生”的知识构成为切入点,探讨了“文革”对于一代人的知识构成及其日后发展的深刻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炼红研究员的《社会转型、文艺改造与城市空间重构》,阐释了戏曲改造从“改人、改戏、改制”等方面的细腻革命,对当代上海的社会转型、文艺改造与城市空间重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饶玲一博士的《论建国初期电影院的改造之路——以大光明电影院为中心》以大光明电影院为中心,讨论了建国初期电影院的改造之路。评论人施扣柱副研究员对三篇报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并指明了应完善的地方。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着“空间”、“转型”、“碎片化”、“细腻革命”等理论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看法,并就当代史研究应承担建设性价值的提炼与传播,要有可以立言立基的东西交换了意见。当代史研究室副主任张秀莉在总结发言中谈到,院外专家来自社会学、文学、党史、社会史等不同领域,从“新视角、新资料、新方法”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会议也是当代史研究室全体成员的第一次集体学术亮相,虽然我们刚刚起步,但转型给了我们动力和机遇;各位评论人的精彩点评为大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指导;大家讨论中所达成的一些共识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明年当代史的会议将走出社科院,走出上海,不断拓宽研究与交流的视野,希望我们这样的学术交流更加密切。   
  •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    编辑人:李波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